新华社合肥3月26日电(记者周畅、潘峰)当研究员缓缓揭开盖板,2300多年前的战国竹简显露真容——它们整齐静卧在保护液中,简身细长,简背朝上,泛着琥珀般温润的黄褐色光泽。25日,记者来到安徽大学战国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走进恒温恒湿的文物保护室,探访“安大简”如何揭秘先秦文明。这批2015年入藏安徽大学...
“安大简”中的文字不仅表达了自我革新意识,还蕴含自思反省、以史为鉴的文化基因。自我革新意识方面,“安大简”中的一篇简文专门论述了君子日常行为规范,指出“君子日自新,而小人日自厌”,即君子每天都在自我革新,而小人每天都在自我满足,与《礼记·大学》第三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句意大体相同。将...
两年后,我乘坐飞机,跟随徐在国教授团队来到安徽,入藏安徽大学,从此我有了新的名字——“安大简”。由于两千多年尘封地下,后又颠沛流离,我的身体变得非常脆弱。正值春节假期,为了抢救“脆弱”的我,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的专家们放弃休息,对我进行抢救性整理保护。剥离、清洗……下手重了,怕把我身上...
安大简中的《仲尼曰》,是战国版《论语》,与传世本基本一致,但依然存在不同,比如:首先是“仲尼曰”,与我们熟知的“子曰”不同,那么“子曰”是不是汉儒对“仲尼曰”修改的结果?其次是孔子说“吾不如回也”,在传世本中没有,大概是汉儒为了维护孔子地位而将其删除。关于上述第二点,将传世本与今本对照...
徐在国:“安大简”主要内容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文献,涉及史学、经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碰撞,让我们得以欣赏中华文明的瑰宝。“安大简”《诗经》与传世本《诗经》对比,不仅篇章顺序有所不同,还存在大量异文,保留了很多词汇的早期形态,对人们理解古注、研究古汉语词汇发展、探索《诗经》文本...
一、"安大简"对"左右教之"的解释问题 "安大简"所发现的《诗经》与毛诗异文极多,这是研究古文献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古文研究,文献是第一手的,如果文献有问题,那么研究必然有问题。所以古文研究首先要确保文献的准确,其次做好第一步的解释。这样才能进行接下来的研究,才能谈明文修德之事。(1)"教"...
据徐在国教授介绍,1167个编号的安大简,并非是1167枚完整的竹简,其中包含一些残断的竹简,完整的竹简大约有900枚。“安大简”长短不一,最长的达48.5厘米 ,最短的仅21.3厘米,宽0.4-0.8厘米不等。有编绳,长简有上中下三道编绳;短简有上下两道编绳。编绳质地为麻,多灰色,少数为染成的红包。徐教授说:...
以下是《安大简仲尼曰》的原文及注释: 仲尼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原文解释: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论就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而否定他的言论。” 注释解释: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言论应该根据其内容和价值来评判,而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或关系而对其言论进行肯定或否定。这也是孔子对于言论...
8月19日,安徽大学举办《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新书发布会。“安大简”第二辑包括《仲尼曰》和《曹沫之陈》两篇重要文献,其中《仲尼曰》可能是截至目前发现的最早《论语》文本。《仲尼曰》可能摘抄自 战国时《论语》《仲尼曰》共有整简13支,简长43厘米、宽0.6厘米,两道编绳。没有篇题,不分章。简文...
在安大简这篇文献里,祝融派使者去找季连,但季连躲在山洞不出来,外面的人放火烧洞,季连害怕了,说“酓”。使者回去禀告祝融,祝融说“是穴之熊也”,于是就将季连命名为穴酓(熊)。之后穴熊生熊鹿(丽),穴熊去世后熊鹿即位。根据这个说法,不但穴熊就是鬻熊,而且季连也就是穴熊。更重要的信息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