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利枢纽工程它山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姚江宁波江江镇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月湖用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 唐以前,鄞江上游鄞西平原日湖西河江江河不分,四明山上泻下来的水经鄞江注入奉化江。塘塘河建堰前咸潮可至处据记载,堰坝的设计高度要求是 “涝则七分水入于江积渎堨行...
且听我娓娓道来这个被时光温柔眷顾的小众景点。想象一下,樟溪河静静地分流,形成一个狭长的水中半岛,两个古老的村落在这里相拥相依,最终合体成了今天的它山堰村。这哪里是普通村落?简直就是活了的历史教科书!唐朝时,一位叫王元暐的神仙县令看不下去河水老是任性地折腾村民,就毅然决然地修建了著名的它山堰。
它山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引水、泄洪、阻咸、蓄淡的功能。此前,当地居民常受奉化江—甬江潮水上溯之苦,“民不能饮,禾不能稼”,它山堰建成后,将鄞江(樟溪)水三七分流,分别导入奉化江和南塘河,通过启闭堰闸,既满足了宁波市鄞县的供水之便,又解了七乡之田的灌溉之需。下面为它山堰...
它山堰,它(tuō)山堰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
它山堰,一直都像一位守城将士,屹立于四明大地,与洪水猛兽为战,与宁波城相望相守。 1967年,宁波大旱,它山堰工程阻挡了倒灌的海水;2009年“莫拉克”台风来势汹汹,四明山来水从这里顺利排出,保住了鄞西农田...正因如此,有人将它山堰称之为宁波的“生命之堰”。 它山...
它山堰 位于鄞江之上,因其避害兴利、御咸蓄淡、灌溉良田的特点,而与都江堰、灵渠、郑国渠比肩,成为中国名闻遐迩的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阳春三月,受邀参加完杭州经济思想研讨会,我乘便游览了宁波市西南的它(tuō)山堰。 清晨八点,太阳犹如一个鲜艳的鸡蛋黄,被浓郁的雾气羞羞答答地托出海面。空气潮湿,...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境内的奉化江上游,是一座始建唐代、泽被当代的以阻咸、蓄淡、引水为主的堰坝工程,至今已有1180多年历史,2015 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本文对它山堰的规划、兴建、配套、效益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并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作了异同比较,也揭示了与浙东...
🌊它山堰,这座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古老水利工程,始建于唐太和七年(833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是中国水利史上首次出现的块石砌筑的重力型拦河滚水坝,全长113.7米。💧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的壮丽与历史价值令人叹为观止。📜0...
它山堰 《它山堰》由唐海祥、李牧祎编剧,该影片讲述了位于鄞州的它山堰,是一座唐朝水利工程,虽然已有118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发挥着抗洪、蓄淡、灌溉、阻咸的功能,它的建成,改变了宁波的水利面貌,开启了宁波的航运史。可以说,没有它山堰,就没有今天宁波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