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这座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鄞江镇它山旁的古老水利工程,自唐代始建以来,便以其卓越的多功能性——阻咸、蓄淡、引灌与泄洪等,屹立不倒。它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齐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工程布局图 1、功能宁...
1967年,宁波大旱,它山堰工程阻挡了倒灌的海水;2009年“莫拉克”台风来势汹汹,四明山来水从这里顺利排出,保住了鄞西农田...正因如此,有人将它山堰称之为宁波的“生命之堰”。 它山堰 二 一座堰坝,何以守护宁波城千余年? 这首先得益于它山堰的科学性。结构奇特、建造精密是它...
它山堰,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樟溪出口处,是甬江支流鄞江上的一座水利枢纽工程。这座古堰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由著名水利专家王元暐主持修建。古时的樟溪因河床较浅,多雨季节水流大,经常泛滥成灾,而无雨季节则容易干涸,还有海水倒灌,咸潮侵蚀土地,危害极大。因此,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水害。它...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境内的奉化江上游,是一座始建唐代、泽被当代的以阻咸、蓄淡、引水为主的堰坝工程,至今已有1180多年历史,2015 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本文对它山堰的规划、兴建、配套、效益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并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作了异同比较,也揭示了与浙东...
去它山堰时间 3个回答 它山堰 1个回答 景点详情 查看全部 位于鄞县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建于833年(唐太和七年),长134.4米,面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与江河分流,咸淡阻隔。江河水经过该堰分流两道:一支入月湖,另一支入...
它山堰 🔈 朝代:唐 作者: 宗亮 截断寒流叠石基,海潮从此作回期。行人自老青山路,涧急水声无绝时。(以上二首均见南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下,《四明丛书三集》本。二诗承温州师院张靖龙同志录示)(〖1〗张靖龙云:南宋林元晋《回沙闸记》云:「唐僧元亮赋堰诗,有曰:『海潮从此作回期。』人谓...
《探索发现》它山堰 所属栏目:探索发现 所属频道:CCTV-10科教 年份:2017 简介:它山堰,见证了我们的祖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辛勤努力,也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与变化。这座矗立千年的水利工程,发挥着阻咸、蓄淡、引灌、泄洪的四大功能,为宁波这一方水土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展开全部...
它山堰位于浙江宁波鄞州区,始建于唐代,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一直发挥着引水、泄洪、阻成、蓄淡功能。如图为它山堰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它山堰最能发挥它首要功能的时间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相关知识点: ...
它山堰作文1 今天我们去了它山堰游玩。 它山堰建在甬江的支流鄞江上,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它长134.46米,宽4.8米,是唐朝大和七年时县令王元玮发动百姓建造的。它是御咸蓄淡的引水灌溉水利工程,至今已经有了一千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了。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了它山堰。我从远处望它山堰,它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