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是通观了“其”的“终始”后,得出了“匪无乖互”这一结论的。那么,“其”又是谁呢?以往的《书谱》注释,多将“其”解释为“王羲之、钟繇、张芝”,这样一来“匪无乖互”就说不清了,使得该段的意思也不通了。因为三位书家之间只存在书艺水平的高下问题,并不存在三位书家之间的相互抵触问题。显然,“...
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四) 原文: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昧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纤纤乎似初月...
【原文】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 【注释】书谱卷上:关于何为上卷,何为下卷,目前存在很大的争议。 其一:因为在最前面有宋徽宗题的书签“唐孙过庭书谱序”,所以大多认为这只是个序,或者说是上卷,下卷作者生前未能完成。 其二:孙过庭在书谱的结尾处说:“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上面的文章...
孙过庭《书谱》注释译文 《书谱》原文、注释、译文 孙过庭,吴郡人。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仅有陈子昂《孙君墓志铭》等少量文字。从现存有限的文字墨迹评论中,粗略地看孙过庭才思敏捷,善于文辞,精于翰墨。孙过庭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凡学草书者没有不知者。浅至者,少受益,深究者,多受益。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博大精深,...
(原文)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垂拱三年写记。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垂拱三年(687年),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
(《书概》) 然因过于圆熟,《书谱》也得到“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的批评(《述书赋》)。 孙过庭《书谱》原文 《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 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鍾、張云沒(歿),而羲獻繼之。又云:...
孙过庭《书谱》原文、释文、译文片刻也晋郭璞虽然篆书隶书今草章草技巧和效果不却它们表达出的精美书需要精劲而茂密草书重视流动而畅达章草务求更法度而简然后以风采神韵让它可敬闲雅致使它和婉 《书谱》原文、注释、译文 (1): 夫〔1〕自〔2〕古之善〔3〕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4〕,晋末称二王之妙〔5...
现今我撰写了六篇,分作两卷,依次列举工用,定名为《书谱》。期待相传给后来者,作为书法艺术规则应用;还望四海知音,或可聊作参阅。将自己终生的体验缄藏秘封起来,我是不赞成的。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写记。
孙过庭《书谱》原文复有龙蛇云露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异夫楷式非所详焉 孙过庭《书谱》原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徐(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