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注释译文 《书谱》原文、注释、译文 孙过庭,吴郡人。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仅有陈子昂《孙君墓志铭》等少量文字。从现存有限的文字墨迹评论中,粗略地看孙过庭才思敏捷,善于文辞,精于翰墨。孙过庭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凡学草书者没有不知者。浅至者,少受益,深究者,多受益。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博大精深,...
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原文 《书谱》 孙过庭〔唐代〕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相统一的。孙过庭书法,上追“二王”,旁采章草,融二者为一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 著作《书谱》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孙过庭《书谱》原文及译文(带注释、注音)译文此段论述书法的各种形态都是一此夸张的修辞手法只需意会即可看书法中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异有犹如奔雷坠石般的奇观有大雁飞翔兽类惊散的姿容有青鸾飞舞怪蛇惊起的体态有水岸绝壁断峰如削的气势有身临险境枯木支撑的情形它们有的重得像层云崩飞有的轻得似金蝉薄翼笔势导...
22米长卷——楷书《书谱》 孙过庭书谱原文(译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和译文 原文、注释、译文: (1): 夫〔1〕自〔2〕古之善〔3〕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4〕,晋末称二王之妙〔5〕。王羲之云〔6〕:“顷〔7〕寻诸名书,钟、张信〔8〕为绝伦〔9〕,其余不足观〔10〕。”可谓钟、张云〔11〕没〔12〕,而羲、献继〔13〕之。 注释: 【1】 ...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和译文 《书谱》是孙过庭的文集之一,该文集包含了孙过庭的多篇散文和诗歌作品。下面是《书谱》的原文、注释和译文。 原文: 座中含笑欲谈书,书如人品又如女。 但使刻版堪嘉赏,长城古道莫耐居。 注释: 1.含笑欲谈书:指座中的人想要谈论书籍,表达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2.书...
孙过庭《书谱》原文、注释、译文 夫〔1〕自〔2〕古之善〔3〕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4〕,晋末称二王之妙〔5〕。王羲之云〔6〕:“顷〔7〕寻诸名书,钟、张信〔8〕为绝伦〔9〕,其余不足观〔10〕。”可谓钟、张云〔11〕没〔12〕,而羲、献继〔13〕之。
孙过庭是通观了“其”的“终始”后,得出了“匪无乖互”这一结论的。那么,“其”又是谁呢?以往的《书谱》注释,多将“其”解释为“王羲之、钟繇、张芝”,这样一来“匪无乖互”就说不清了,使得该段的意思也不通了。因为三位书家之间只存在书艺水平的高下问题,并不存在三位书家之间的相互抵触问题。显然,“...
现今我撰写了六篇,分作两卷,依次列举工用,定名为《书谱》。期待相传给后来者,作为书法艺术规则应用;还望四海知音,或可聊作参阅。将自己终生的体验缄藏秘封起来,我是不赞成的。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