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已被写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拨人,牙医余华、裁缝残雪、邮递员孙甘露,因职业身份特殊,在“1980年代先锋作家群”中形象鲜明。其中当过十年邮递员的孙甘露,以超强的文本实验性,似乎在先锋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他的《信使之函》和《我是少年酒坛子》被编进了教材,过了三十多年还在重印。2023年,已近20年未...
“孙甘露是没有写作程序的人”有关孙甘露,王朔的一句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孙甘露当然是最好的,他的书面语最精粹,他就像是上帝按着他的手在写,使我们对书面语重新抱有尊敬和敬畏。”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化研究学者汪民安专门写一篇文化批评《孙甘露:汉语中的陌生人》(被收入《被折叠的时间:孙...
孙甘露认为,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优势,比如社会掌故和风俗,在话剧中很难呈现出来,但如果把这些从小说中拿掉,小说就干瘪了。现在有一种新的话剧形式,是按照小说的叙事来演,边说边演,跟以往的沉浸式观剧体验大不一样。
“孙甘露当然是最好的,他的书面语最精粹,他就像是上帝按着他的手在写,使我们对书面语重新抱有尊敬和敬畏。”20世纪90年代,以犀利著称的作家王朔,曾在点评同行孙甘露时,难得地表达了由衷赞赏。大约30年后,孙甘露凭借《千里江山图》摘得2023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笔耕不辍的他成就了属于自己的荣光。孙甘露...
孙甘露,一九五九年七月十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山东荣城,父亲是军人,母亲是教师。1977年进入当地邮政局工作,1986年发表成名作《访问梦境》,随后的《我是少年酒坛子》和《信使之函》则使他成为一个典型的“先锋派”。 2014年7月,担任上海网络作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图片...
5月28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获聘浙江大学“驻校作家”。浙江大学“驻校作家”计划自2018年启动,旨在聘请具有深厚文学造诣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作家进驻浙大校园,以讲座、对话、学术会议等形式,让作者与读者在同一时空对话,满足广大师生的文化需求,活跃校园文学氛围。“驻校作家”此前先后聘任了麦家和王安忆...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于2023年8月11日进行第六轮投票,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民进会员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榜上有名。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孙甘露和他的这本书—— 《千里江山图》 作品简介 1933年,腊月十五,乌云笼罩着上海,一场秘密会议突然被冲...
上海作家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位列其中,这也是继王安忆、金宇澄之后,第三位上海作家获得茅奖,彰显了上海“小说重镇”的地位。《千里江山图》是上海文学界、出版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的重点作品,2022年4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以1933年设于上海的党中央机关战略大转移为背景,描写了上海特别行动小组在代号为...
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公布获奖名单。上海作家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榜上有名。该作品由《收获》长篇小说专号首发,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孙甘露是我国“先锋派”文学代表,以《我是少年酒坛子》《呼吸》等作品确立了他在中国先锋文学界的特殊地位。现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孙甘露,1959年生于上海,作家、媒体人、策展人,上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访问梦境》《我是少年酒坛子》《信使之函》等。2022年4月,出版最新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照片摄于1993年上海。 “坦率地,负责地,而且是毫不矫揉造作地说,这是一个我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