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孔繁森逐县、逐区、逐乡的跑,实地考察、求计问策,与当地干部一起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孔...
《孔繁森》是由赵冬苓编剧,王文杰执导的经典影视作品。该剧深情刻画了孔繁森在阿里地区的无私奉献,他带领干部发掘地区优势,面对特大雪灾时毅然前往抗灾一线,甚至为供孩子上学不惜卖血,最终在为阿里发展途中不幸遇车祸殉职的感人故事。【剧情亮点】剧中通过孔繁森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在西藏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方面的卓越贡献...
百年瞬间△孔繁森(1944年—1994年)1994年11月29日,时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在新疆塔城完成考察任务后的返回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只找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再有就是他去世前四天写下的“关于阿里发展的1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孔繁森生前最后...
这是一位儒雅内向又待人热情的长者,他告诉我,中组部有关领导被孔繁森的事迹所感动,赞扬孔繁森是个好干部,同时也提出了两点疑问:第一点是通讯开头说孔繁森在拉萨的住所很简陋,只有30多平方米,在普通机关工作人员中也是低标准的;第二点是孔繁森为了抚养两个藏族孤儿,竟到医院卖血。
简介:西藏阿里地区海拔高、地广人稀、生活环境恶劣,从事援藏工作多年的孔繁森赴阿里地区担任地委书记。家人希望他能调回山东老家,但终于职责与使命的孔繁森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孔繁森发现阿里地区物资极度缺乏,很多干部都想调离此地,他便以身做责,去看望山村小学,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与兵站的战士们一起唱《说句...
“西藏和平解放40多年来,有两人去世后反响最大,一位是班禅大师,另一位就是孔繁森书记。”当时,阿里地区一位干部曾这样说道。 1994年12月15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举行了孔繁森安葬仪式,当天,拉萨烈士陵园里黑压压地挤满人,自发而来的群众遍布各...
今年11月29日,是孔繁森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为推动孔繁森精神在新时代弘扬践行,凝聚力量、接续奋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本报策划推出报道,采访亲历者与相关人士,请他们结合亲身经历与工作实际,忆往事、谈体悟、话传承。敬请关注。阿里的两位“顿珠”:“记忆犹新,说不尽的孔书记”记者 洛桑旦增 达珍 在...
孔繁森(1944年7月-1994年11月),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援藏,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孔繁森同志...
——孔繁森 1993年4月4日 孔繁森告别拉萨 疾驰的汽车一路西行 这时他已在高原工作6年 按说,他应该返乡 然而,他却接受了 一项更艰巨的任务 奔赴到自然条件更恶劣的阿里 挑起地委书记的重担 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 高寒缺氧,气候恶劣 而阿里又是西藏最艰苦的地区 平均海拔4500米 空气中的含氧量 不足海...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孔繁森去世后,他的事迹被人们广泛传颂。如今,26年过去,他的孩子们过得怎么样了?孔繁森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孔静、儿子孔杰和小女儿孔玲。孔繁森的三个子女如今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他们以英雄父亲为榜样,为祖国的改革和发展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