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民怀念孔繁森同志,不仅修建了纪念馆,更是用实际行动学习孔繁森:北京援藏医疗队里就有聊城籍的医生,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为当地群众巡回诊疗。孔繁森精神和“老西藏精神”一脉相承 一批批解放西藏、建设西藏、支援西藏的人们前赴后继,传承着一种精神,他们为此奉献出青春、鲜血乃至生命。他们有一种先...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人们曾用这样一副挽联,感怀孔繁森同志对西藏的深情。孔繁森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也是援藏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事迹,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孔繁森精神,首先体现的就是老西藏精神。今年11月29日...
党员干部学习孔繁森精神,就要干事创业敢担当,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
孔繁森精神,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孔繁森精神被纳入。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17岁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孔繁森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孔繁森精神就是他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中,用血汗乃至生命逐步锤炼形成的。“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留下的这句话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财富。2021年9月,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
孔繁森精神诞生于深厚历史文化与火热援藏事业 孔繁森精神的孕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尤其是革命传统的感召与熏陶,也跟孔繁森个人的经历和学习、实践密不可分。孔繁森精神离不开孔繁森家乡特殊的风土世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孔繁森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古老的黄河文明与辉煌的运河文化在这里交汇,崇礼的...
孔繁森故居一角。顾玉雪摄 阿里:孔繁森精神的发源地 1994年12月5日,西藏阿里狮泉河镇,一场简朴而隆重的追悼仪式在这里举行。2000多人冒着凛冽的寒风赶来,向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孔繁森作最后的告别。阿里地区是孔繁森重要的工作地,也是孔繁森精神的发源地。援藏前,孔繁森请人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
孔繁森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党性的内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自然延续和时代折射,是人的生存目标与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 孔繁森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根本原因就在于...
电影中,孔繁森不仅关注基础设施建设,还注重与人民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这体现了援藏干部全面发展、多元化思维的需求。 其次,电影中的领导者形象通过孔繁森的塑造得以展现。孔繁森作为一名地委书记,展现了他的决策能力、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为当地人民解决问题、改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