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两个家伙在叛军中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他们的话自然具有号召力,没有过多久,汇集到登州城的叛军多达三万人。孔有德和耿仲明准备充分的时候,总兵祖大弼也率领数万明军抵达了登州城附近,并在登州城四周安营扎寨,与登州城的叛军隔城相望,展开对峙。主动出击 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两个家伙现在手...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在后金的地位与八旗旗主相当。更重要的是,他们三人不仅能够自由任免下属官员,还可以分配战利品等。而皇太极所能掌控的,仅限于调兵和施行刑罚,相较于普通八旗旗主,权力大得多。说实话,当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时,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降军,还有皇太极急需的红衣大炮,这些...
对于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来降,皇太极给予了最高礼遇,不仅率领满洲勋贵出城门十里迎接,还亲自为二人倒酒,慰劳有加,各种赏赐自不必说。 在人事安排上,皇太极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官兵,级别与八大和硕贝勒等同。和硕贝勒是什么级别?类似于政治局常委。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凡是归顺后金的人,都要编入八旗,但是皇...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封耿仲明为怀顺王,与另外两名降将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合称三顺王。皇太极屡次出兵讨伐明朝以及攻打朝鲜的时候,耿仲明都跟随出征。数年后,皇太极将汉军分为八旗,耿仲明隶属正黄旗。 顺治年间,耿仲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军入关,后来又跟从从豫亲王多铎向西进入陕西,...
虽然当时皇太极尚未称帝,但他按照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在明朝时期的官职,赐予他们在清朝时期的官职。这象征着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在后金的地位如同八旗的旗主,拥有任免下属官员和分配战利品的权力。值得一提的是,孔有德、耿仲明投降时不仅带来大量的人力资源,还为皇太极带来了急需的红衣大炮,大大提升了皇太极的...
但清初不一样,出于拉拢人心和平定天下的缘故,皇太极对于投降的明朝降将给予高规格的待遇,不过此时皇太极没有称帝,自然也就没有封王,只是按照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在明朝时期的官职赐予他们在清朝时期的官职。 比如孔有德的都元帅、耿仲明和尚可喜的总兵官等等,不仅赐予官印,还让他们继续掌管自己的部队,虽无封爵,...
其间东江明军活动地域北达长白山, 南至登莱, 西及旅顺, 东抵朝鲜, 予后金较大牵制;而东江军人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明末, 实际亦延及至清朝初年,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即为其代表人物。 一、孔有德、耿仲明降 (后) 金...
在明朝的降将中,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和孙可望五人在清朝灭明的战争中最为出力,因此这五人后来都被清朝封王,也是清朝汉人封王的唯一破例。这其中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又被称为“三顺王”。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归顺,让皇太极极为重视。公元1634年,清天聪八年的元旦朝贺中更是让...
至于吴桥兵变的影响,那是比较长远的,清军入关以后,吴桥兵变的主角孔有德。耿仲明这些人,都成为了清军南下的主力部队。他们带头攻城略地,根本不用清军大爷们动手,他们就亲自来收割韭菜了。尤其是孔有德,居然在桂林被李定国攻克后,选择为清朝殉国了。上哪儿说理去?
黄龙这个人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他率领明军扼守旅顺口,并且派遣副将龚正祥率领四千明军出海巡视,而孔有德和耿仲明对此情况却是一无所知。 孔有德、耿仲明和龚正祥实在太有缘分了,在茫茫大海中的庙岛相遇,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明军和叛军二话不说,就相互进攻,孔有德、耿仲明和龚正祥这几个人在作战方面都是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