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假: 根据《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如难产,可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总的来说,法定婚假通常为3天,丧假一至三天,产假则为98天,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有所增加。请注意,这些规定可能会因...
劳动法婚假产假丧假天数 普法内容 正常情况下,婚假最长三天,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职工本人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2.法定产假:《劳动法》规定的基本产假98天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实行纯母乳喂养的女职工增加一个月产假。 3.法定丧假: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查看更多 投诉...
婚假,丧假,产假该怎么安排 普法内容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 一、婚假: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①法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员工,可享受3天婚假。②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初次结婚的员工,可享受15天晚婚假。③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的,可视路程远近,...
婚假、产假和丧假均有相关法规规定。 一、关于婚假,虽然具体的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单位政策有所不同,但通常情况下,劳动者在结婚时有权享受一定天数的婚假。 二、产假方面,我国有明确的法规保障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权益。《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详细规定了女职工产假的时长和相关待遇。 三、至于丧假,我国对于职工...
各地的婚假天数遵循当地的规定。婚假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 《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
法律分析: 产假,婚假,丧假等假在劳动法中统称属于带薪假期的种类,这些假期都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
全国各地婚假一览表 自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国家法定婚假为3天,但各地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地方性法规进行调整。为了鼓励适龄婚育,保障职工权益,从全国来看,至少有30个省市已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 近期,多地又传来了关于婚假的新消息,让我们一同来关注并了解这些变化吧!
总的来说,婚假、丧假、产假和育儿假的具体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职工在享受这些假期时,应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政策规定。参考法规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