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近垣(1688年或1689年-1776年),字三臣,号朗斋,又号上清外史,法名科轸,江南松江娄县(属今江苏省)枫泾镇人。清代正一派道士,被敕封妙正真人。娄近垣自幼好道,先师从杨纯一修道于枫溪仁济观,后又师事龙虎山三华院道士周大经,为“博综符箓”、道法高妙的有道之士。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五十五...
清朝道士娄近垣 灵引道人 师承中医,中国玄学院理事,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清朝道士娄近垣,被雍正帝表以“秉性忠实,居心诚敬”,乾隆帝封其为通议大夫,赐三品,备员两朝,屡荷恩赐。称娄近垣为“清代正一道士之冠”当不为过。娄近垣以其丰富、深刻的人格魅力,逐渐成为后世千百万学道者的楷模。 一、主要生平 真人姓娄...
高宗以詹资国未交正一真人转请,“殊与礼制不符”,不准所请,并下谕说:“从前娄近垣简放四品,乃世宗宪皇帝特恩,并非定例。今娄近垣业经病故,提点、法官等项,自应仍归正一真人管理。员缺应补,亦应真人拣选,报部顶充。”16时与纪昀同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生平 娄近垣(1689-1776年)为清代正一派道士。字朗斋,号三臣又号上清外史。松江娄县(今上海松江县境内)人。娄近垣自幼好道,先后师事杨纯一于仁济观,周大经于龙虎山学道,习五雷阵法,诸家符秘,成为「博综符箓」道法高妙的道士。雍正五年(1727年)娄近垣随第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入京,奉命...
清代娄近垣行法图#国画#文物◎娄真人 娄真人近垣,江西人。宪皇帝时召入京师,居光明殿。有妖人贾某之鬼为患,真人为之设醮祷祈,立除其祟。又在上前结幡招鹤,颇有左验,上喜之,封“妙应真人”。真人虽嗣道教,颇不喜言炼气修真之法,云:“此皆妖 - 瀹箓山人于20240
娄近垣的思想核心围绕着“心心皆佛心”和“处处有道体”,他提倡佛仙圣一心,强调以“无心”和“无住”来契合道的本体。他的教学方式常常运用禅语,他主张通过无心无住的性功修炼,以精气炼化和性命双修为目标,这在《阐真篇》中有所体现。尽管身处清代,但娄近垣以其卓越的学术贡献,在正一道士中独...
娄近垣自号上清外史,对龙虎山的山水风情和宫观道教,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思祖庭胜迹,久未编集,实耿于怀”,同时为了记下雍正所赐的新恩,他花费了数年的心血广收资料,重新编成了十六卷本的《龙虎山志》。全书分为恩赉、山水、宫府、院观、古迹、世家、人物、爵秩、田...
娄近垣是清代正一派道士。他出身于一个道教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正一道道士。受家庭影响,娄近垣从小就出家做了道士。且娄近垣做道士的起点还很高--他在龙虎山出家,拜上清宫提点周大经为师。 龙虎山是正一道的大本营,全国高道云集的地方。在道教总部学习,娄近垣的修炼条件当然是得天独厚的。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自然和娄...
娄近垣自幼便对道教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年曾在仁济观师从杨纯一,后又在龙虎山跟随周大经修习五雷阵法和各种符箓秘术,因此积累了深厚的道法造诣,被誉为“博符箓”道法高超的道士。他是清代唯一凭借符篆成就声名的道士,其才识和表现受到雍正皇帝的高度重视。在雍正五年,娄近垣随第55代天师张锡麟进京,...
《梵音斗科》(大梵先天奏告科仪)由清代娄近垣撰。全书共分上下卷,主要内容是 道 教为生者禳病解厄的仪式,此为清雍正时期四色(硃墨黄绿)套印刊本。#传统文化 #国学智慧 #古籍古书 #道教 - 国学传承与分享于202207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0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