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了前朝太原郡所属:晋阳、榆次、祁、中都、邬、阳邑六县。所以,北魏太原郡辖县由前朝十三县,减缩为十一县,次第为晋阳、榆次、祁、阳邑、中都、平遥、邬、受阳、东受阳、沾、长安。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太原郡属东魏,大丞相府建晋阳,史称霸府,郡及属县,袭北魏无变。逮北齐立国,国主...
学界对楚汉时期太原郡(即归属汉以前)的归属大抵有三种看法:归属西魏、归属代国、归属赵国/恒山。 1.归属西魏 自清儒以来较为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如下: 三年,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即絕河津,反為楚。漢王使酈生說豹,豹不聽。漢王遣將軍韓信擊,大破之,虜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東、...
《汉书.地理志》原文:太原郡秦置。有盐官,在晋阳。属并州。 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有家马官。 县二十一: 晋阳 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龙山在西北。有盐官。晋水所出,…
汉魏以来的太原郡,于泰始元年(265)十二月,改置太原国,首封其从叔司马瓌“为太原王”(见《晋书·武帝纪》)。时之太原国为封国中的“小国”,位在三等,仅允许建一军,“一千一百人”。数年后,司马瓌年高力衰,太原国地处胡人杂居之地,乱事颇多,尤以原南迁“匈奴五部”最多生事。为了掌控好军事重...
太原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区划名,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始置。具体来说,太原郡的治所在晋阳,即现在的太原市区西南汾水东岸。在秦始皇时期,太原郡下辖晋阳、界休、邬、兹氏、离石、榆次、霍人七个县,范围包括现在的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到了北魏时期,太原郡的辖地位于今山...
文帝时期,太原国被新置,但不久后又被并入代国。到了元鼎三年,汉武帝再次废代国,并恢复了太原郡的建制。此时的太原郡不仅重新设置了,还扩大了其下辖的县数,达到了21个。到了元封五年,太原郡归属于并州刺史部,并与并州刺史部同治晋阳。► 南朝与北齐时期的变化 南朝宋元嘉十年,济南郡和泰山郡的部分地区被...
太原郡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名称,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郡的设立可以追溯到秦庄襄王三年,即公元前247年,其治所设在晋阳,位于现今太原市区西南的汾水东岸。在秦朝时期,太原郡管辖着7个县:晋阳、界休、邬、兹氏、离石、榆次和霍人,这些县的地理范围大致涵盖了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
█ 今太原市在山西省的辖区与位置 从郡县制、府县制到地级市,从太原郡、太原府到太原市,这个曲折的过程既是一部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变迁史,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来源:太原道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 举报/反馈作者...
太原郡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具体来说:秦始皇时期:太原郡辖有晋阳、界休、邬、兹氏、离石、榆次、霍人7县,地域范围包括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太原郡的辖地主要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交城县、平遥县、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阳曲县及以北则...
图6描绘了西晋时期的太原郡疆域图。图7展示了十六国时期各政权并立的局面,包括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以及太原国(郡)的疆域图。这一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疆域变化莫测。图8展示了北魏时期太原郡的疆域图。在这一时期,北魏政权对太原郡进行了有效的统治,其疆域相对稳定,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