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为了战胜私欲,孔子主张以“仁”和“礼”来治理国家,做到天下为公,克己奉公。 孔子认为,从政者必须先端正其身,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自身一正,老百姓看在眼里,自然敬在心里,以此从政,当然困难不致太大;反之,自身不正,老百姓看在眼里,自然恨在心里,以此从政,谁也不会听...
尧舜禹为后人贡献了太多的珍贵文化,其中最可宝贵的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大道,这就是天下为公。 尧舜禹通过“禅让”等身体力行的方式,体现了他们在情感上心系民生,以天下为己任,在事功上做到尽量不干预社会,不干预老百姓,最高权力又能举贤以代。他们的公而忘私的高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卓绝...
天下为公,仁义礼睦、温良恭俭、克己奉公。请你从上面四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成语进行解释,并结合你报考的岗位,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要点: 1. 表明态度 1). 所选择的成语是“天下为公” 2. 展开分析 1). 要能拥有“天下为公”的胸怀 2). 能做到公平公正,谦虚谨慎 3). 努力学习,不断成长 3. 总结提升 1)...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儒家提倡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倡导“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人生态度和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启迪人们确立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消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的“克己奉公”这一优良传统,起源于尧舜禹时期的“天下为公”思想 34 2024-02 姜尚继承尧舜禹的“天下为公”精神,被儒、道、法、兵、纵横诸家尊为“百家宗师” 33 2024-02 周公以亲身实践,使“天下为公”成为了让社会普遍接受的社会文明
天下为公最先语出礼记,是孔子的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什么意思呢?大道行于天下的时候,天下的人都克己奉公,大公无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它描述的是一种人人为公的社会风尚和人的心理状态。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在抗-e卷通组卷网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A. 克己奉公 B. 天下为公 C. 公而忘私 D. 立党为公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