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大麦黄花叶病叶超薄切片,示风轮状体和板状集结体(10000×)(阮义理供图) 在带毒多粘霉菌的原质体、游动孢子囊内的游动孢子及游离的游动孢子内,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可观察到病毒粒子上有特异金颗粒标记,并见到与病大麦细胞内同样的由病毒基因编码的风轮状内含体,证实病毒不但存在于多粘霉菌的孢子内,而且...
实验中可以通过机械接种传毒。地理分布 该属多数病毒在许多国家都有广泛分布,大麦轻型花叶病毒主要分布在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欧各国。分类 该属有6个种,代表种是大麦黄花叶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小麦梭条花叶病毒在中国大小麦产区广泛发生,已有详细报道。
大麦黄花叶病是由土壤真菌禾谷多黏菌为中间宿主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害,是东亚与欧洲冬大麦种植的主要病毒病害。该病害由大麦黄花叶病毒(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 BaYMV)和大麦温和花叶病毒(Barley mild mosaic virus, BaMMV)单一或复合感染引起,造成植株黄化、矮化、分蘖减少、成熟期延迟,严重影响大麦的产量与...
通过土壤真菌禾谷多黏菌介导传播的病毒病害在全球均有报道,由大麦黄花叶病毒属(Bymovirus)和真菌传杆状病毒属(Furovirus)的单链正义RNA病毒感染引起,是麦类作物中当前发病面积最大的病毒病害,威胁秋播麦类作物的生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宿主真菌适宜生态区的增加、大型农机的推广使用和跨区域作业引起的病土扩散...
大麦黄化叶病的发病程度在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像上海的“沪麦8号”和“沪麦10号”发病较轻;连作大麦田因传播媒介和病毒积累多,发病较重;秋冬气温偏高,雨水较多,第二年回暖早而多雨的年份,发病较重。预防大麦黄花叶病要从选用抗病高产良种抓起。大麦播种不宜太早,以避过多粘菌活动高峰期。实行大小麦轮作,...
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麦黄花叶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下游流域的鄂、浙、苏、沪、皖等省市,其中以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发病较重。病株提前枯死,导致大麦成穗率降低、结实率明显减少、千粒重降低、出粉率降低以及品质下降。 大麦发生黄花叶病,植株矮化、株型松散、分蘖减少、根系发育不良、褐根增多。病苗分蘖...
防治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病品种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通过自然诱发鉴定3822个大麦品种,于潜六棱大麦、山嵊县无芒六棱大麦等12个品种均未发病,可用作抗原(阮义理等1984)。球茎大麦对小麦丛矮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小麦黄花叶病毒均为免疫,且不感染禾谷多黏菌,前苏联球茎大麦与二棱大麦...
大麦黄花叶病毒属的寄主范围狭窄,仅局限于禾本科植物,其中大麦黄花叶病毒和大麦轻型花叶病毒仅感染大麦。该属病毒的传播介体是土壤中的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通过休眠孢子或游动孢子囊中的游动孢子传播病毒。即使在干燥的麦根和土壤中存留多年的休眠孢子,仍然可以传毒。实验中,可通过机械...
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品种、栽培方式以及气候条件扮演着关键角色。当大麦幼苗生长至10厘米高度时,如果表土层的温度超过8.5℃,疾病便可能开始显现,而当温度降至5.5℃以下,则病害会暂时停止。品种对病害的抵抗力差异显著,例如,多棱大麦对疾病的敏感性较低,而二棱大麦、早播或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