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转载——【大道废,有仁义。】道本先天,道的体性特征就是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柔弱不争。这些体性特征,体现于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道体现在显态人事物上谓之德,体现于隐态谓之...
如何理解“物极必反”?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摘自《老子·道经·第十八章》 解释:大道被废弃了,才有了仁义的出现;开发出了智慧,才有欺骗的出现;家庭关系不和睦,才有了孝子慈父;国家陷于混乱,才出现了忠臣。
《道德经》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本章说解】 本章之要,是说上古圣贤治世,本是无为而为,自然之治,从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相安无事,安享天下太平。因为气数有兴衰,所以后世天下渐失道德,所以不得不以智谋机巧治国,从而导致了人心生伪,民风也随之愈趋愈下。
《道德经》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转载—— 【大道废,有仁义。】 道本先天,道的体性特征就是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柔弱不争。这些体性特征,体现于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道体现在显态人事物上谓之德,体现于隐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