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大杼一般指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具有宣肺清热、疏风通络等功效。大杼穴配合夹脊穴、绝骨穴,可强筋骨。刺激大杼穴时,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准确位置大杼一般指大杼穴。大杼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脊柱
【大杼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位解剖】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着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
1 大杼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 【按摩大杼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缓解治疗头痛、感冒、发热、咳嗽、喘息等 2、缓解治疗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肩背痛等 3 【温馨提示】 按摩大杼穴的功效:强筋骨,清邪热。 大杼穴位配伍:大杼穴配夹脊、绝骨穴 主治颈椎病;大杼穴配...
大杼,属足太阳膀胱经,为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大: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 【取穴位置】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斜刺0.5—0.8寸。膀胱经经...
大杼穴 穴位名 大杼dàzhù,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释义:大杼。大,大也,多也。杼,古指织布的梭子。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大杼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为水湿成份较多的凉湿水气,但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气,...
大杼穴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杼穴的功效有强筋骨、清邪热。 大杼穴是治疗各种骨病常用穴位,如颈椎病、胸椎问题、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肘关节、膝关节疼痛都属于骨病的范畴,可以选取大杼穴进行治疗。颈椎病造成局部疼痛以及颈肩综合征、颈椎病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头晕、头痛、记忆力...
大杼的精确部位照片大杼穴在人体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简单选穴:1.正坐低下头或侧卧,于第1胸椎棘突下,先取陶道穴,旁开1.5寸处就是大杼穴。2.正坐低下头,或者侧卧,两手垫于胸口,屈颈,从颈背部交汇处椎骨的高突,即第7颈椎骨往下推1个锥体,即第一腰椎,从其横突...
1 大杼准确位置图 大杼穴在人体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简便取穴:1.正坐低头或俯卧,于第1胸椎棘突下,先取陶道穴,旁开1.5寸处即是大杼穴。2.正坐低头,或是俯卧,双手垫于胸前,屈颈,从颈背部交界处椎骨的高突,即第7颈椎向下推1个椎体,即第一胸椎,从其棘突下...
大杼穴的准确位置图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杼穴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 大杼穴和肺俞配合应用,可治疗一切肺病、外感病及骨病。还可治疗寒热往来之疟疾。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 大杼穴的配伍 大杼配夹脊、绝骨,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大...
大杼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位于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取法: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功效:强筋骨,清邪热。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