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钺曾登大将坛”出自明代黄子澄的《闻李景隆败绩纪事》。“仗钺曾登大将坛”全诗 《闻李景隆败绩纪事》明代 黄子澄 仗钺曾登大将坛,貂裘远赐朔方寒。出师无律真儿戏,负国全身独汝安。论将每时悲赵括,攘夷何日见齐桓。尚方有剑凭谁借,哭向苍天几堕冠。《闻李景隆败绩纪事》黄子澄 翻译...
身负巨大的舆论压力,李鸿章“痰咳不支,饮食不进”,独自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两个月后,1901年11月7日,七十八岁的李鸿章在屈辱和病痛中含恨离世,临终留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的悲怆感言。慈禧在回京途中惊闻噩耗,深受打击。据一些史料提到,离世前一天...
大将坛是大将军的祭坛的意思。古代大将带兵出征都要举行祭祀的仪式。诗句选自李鸿章临终前作的一首爱国诗,诗的最后也点出海外的纷扰并未平息,诗人希望国人能团结抗敌,有识之士能以国家为己任,振兴中华。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
大将坛的坍塌不仅是军事失败的象征,更隐喻着传统士大夫政治人格的瓦解。这种文学表达超越了对个别人物的悼念,成为记录封建官僚制度终结的史诗性文本,在晚清诗歌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出自清诗人李鸿章的《临终诗》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出自清诗人李鸿章的《临终诗》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关山依稀│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1.《罗浮山图》纵78.7厘米横76.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北,据志书记载,因罗山、浮山相会合,故有「罗浮」之称。古来罗浮传为道家修行之地,自宋代苏轼贬谪岭南之后,作诗歌咏,罗浮之名渐为世人知晓。此幅罗浮山图,注明山区各景点,层次井然...
名字不知道,貌似没有劳劳车马未离鞍: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 临事方知一死难: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 三百年来伤国步: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 八千里外吊民残: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 海外...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 完善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01:35 那些惊悚黑暗氛围的诗词 01:01 你读过哪些意境绝尘、超然物外的诗词 01:12 一场盛宴,始于金句!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开场白 02:09 惊掉下巴的古代打油诗 !还得是民国“著名诗人”狗肉将军张宗昌啊! 01:43 老祖宗那些抬杠拆台的名句 01:21 “杀疯了”的狠人...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临终诗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西太后带着光绪跑到西安,清廷大乱,无人收拾残局之际,清廷想起了被闲置的李鸿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十二日,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每当满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