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十位大将中,排名第一的粟裕和排名第四的陈赓,经常被拿来比较。论资历,陈赓高于粟裕。解放战争之初,他们差不多算持平,却在后面一下拉开差距。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陈赓资历堪比元帅 陈赓,在军中的资历和名气甚大,少有人比得了。他出身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熟悉近代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越靠前一期越...
第一位是张鼎丞,他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是属于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可能张鼎丞不是专业的军事主官,但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是大将之首粟裕的顶头上司,领导华中地区的解放战争。从这也能看得出,张鼎丞是一位资历很老的开国功臣。所以,罗帅在1955年,提议给张鼎丞授予大将军衔,就情有可原。第...
1955年的这次授衔,全军共有64.4万余名干部荣获准尉以上军衔。高级将中,朱德、彭德怀等十人被授予元帅军衔,粟裕、徐海东等十人被授予大将军衔。至1965年军衔制取消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在这次授衔时,我军的元帅原本是分大元帅和元帅两个级别的,甚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中规定...
确定的详细军衔等级设置如下: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军衔制从1955年9月正式实施,全军的官兵从1955年9月至1956年初陆续授衔,且这...
第一大将粟裕 关于第一大将粟裕的授勋方面,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并不是因为给他封大了,而是太低了。从粟裕的能力和功绩来讲,完全可以与元帅争雄。对此,党中央也在陈毅和粟裕之间纠结,刘少奇则是坚持认为粟裕应当是新中国第十位大元帅。毛泽东一众中央领导人也认为,应当粟裕这个后起之秀一个机会,让他成为...
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
陈赓之所以能在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为他在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不是因为李聚奎帮他说谎所得。陈赓出身于湘军世家,父、祖两辈都曾在湘军做过军官。按照家里的规划,陈赓成年后也曾打算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光荣的湘三代。可是进入湘军后,他蓦然发现这支曾经灭太平复新疆横扫天下的雄师劲旅,早...
而让我们惊讶的是,大名鼎鼎的粟裕大将竟然仅排第三名,那么在这六个人当中,位居粟裕前面的两名大将又是谁呢?仅排第三的粟裕大将 提到粟裕这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我国有名的大将,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更是让他一战成名。虽然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非常优秀,甚至受到了主席毛泽东...
他位列十大将之首,多谋善断,料敌如神,不囿常规,迭出奇兵,是威震敌胆的“常胜将军”。他是战场“猛虎”,被毛主席称为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一生南征北战,纵横驰骋,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本集嘉宾 军史专家 卢 勇 军史专家 左月燃 历史学者 萨 苏 主持人 纪萌 1955年9月27日,中南...
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转入重工业部、地质部,因为到地方工作,和军衔擦肩而过。如果1955年参与评衔,以何长工的资历和战功,至少也是开国上将,还有资历评大将。有人认为,过草地时何长工“站队错误”,影响了他后来的军事生涯。与何长工相比,古大存创建进了右江根据地和红11军,后来长期战斗在华南地区。抗战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