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为一些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一级的军衔称号。大将军衔最早由苏联红军设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以及朝鲜、越南、古巴、尼加拉瓜、缅甸等国也相继设置大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也曾设立大将军衔。历史沿革 将官军衔的一级。俄罗斯、朝鲜、越南、缅甸等国将官军衔的最高一级...
尤其是在十位大将中,排名第一的粟裕和排名第四的陈赓,经常被拿来比较。论资历,陈赓高于粟裕。解放战争之初,他们差不多算持平,却在后面一下拉开差距。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陈赓资历堪比元帅 陈赓,在军中的资历和名气甚大,少有人比得了。他出身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熟悉近代史的小伙伴都知道,越靠前一期越...
1955年的这次授衔,全军共有64.4万余名干部荣获准尉以上军衔。高级将中,朱德、彭德怀等十人被授予元帅军衔,粟裕、徐海东等十人被授予大将军衔。至1965年军衔制取消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在这次授衔时,我军的元帅原本是分大元帅和元帅两个级别的,甚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中规定...
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
可在评定大将军衔时,除却这10个人,还有一个人也入围了10大将人选,他就是张宗逊。不过经过多番考量,他最终落选。谈及原因,毛主席只说了一句:“该厉害时不厉害”。究竟是什么样致命的失误或者偏差,让张宗逊和大将军衔失之交臂呢?贴身警卫张宗逊的革命启蒙,源于自己的叔叔张浩如。在云南讲武堂,11岁的张宗逊深受...
按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二级到三级,月工资是536元和478元;大将是行政四级,工资是425元,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工资是382元;中将是行政六级和七级,工资是355元和310元,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勤务员等;少将是行政八、九、十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还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邓子恢在革命战争年代,参与新四军的创建,投入华中地区的解放战争,任职第四野战军的第二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离开部队,投入祖国的农业建设事业。以上七人,在1955年,都被罗帅提议授予大将军衔。但由于七位开国功臣,当时都不在部队中任职,故此与军衔擦肩而过。
全能大将黄克诚,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黄克诚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过军事主官,任职新四军第三师师长,民主联军副司令员。也负责政工工作,任职第二兵团政委,治理天津,主持过湖南的剿匪工作。负责后勤工作,任职后勤部司令,后勤部部长。能够在军,政,勤三个领域,都取得很大成就的黄克诚,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之将...
而让我们惊讶的是,大名鼎鼎的粟裕大将竟然仅排第三名,那么在这六个人当中,位居粟裕前面的两名大将又是谁呢?仅排第三的粟裕大将 提到粟裕这个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是我国有名的大将,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更是让他一战成名。虽然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非常优秀,甚至受到了主席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