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它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以下特点: 食物范畴的拓展:大食物观将食物的概念从狭义的谷物扩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畴,包括粮食、肉、奶、水产品、果蔬类等。 食物安全的提升:大食物观强调...
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根据查询吉林省华图教育官网得知,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副所长鄢新民认为,大食物观实际是大农业观的一部分,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粮食,还包括肉蛋、蔬菜、水果、水产等;不仅包括供给侧,还包括需求侧。"落实大食物观,要特别加强协作,包括专业间、单位间、上下链间、区域间等的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李保国团队核心成员郭素...
设施农业能生产什么?—大食物观之二 2022-09-12 02:30:2709:34122 所属专辑:实验室的故事 | 科普知识原创播客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芯的白月光 7138215.6万 简介:芯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
大食物观是建立在粮食安全基础上的,既是观念的更新升级,也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口粮消费已在达峰前后,肉蛋奶、果蔬等食物消费仍在上涨,未来食物供应数量和结构都面临较大压力。大食物观明确,将食物生产的资源…
气象部门大有可为 “ 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 ——习近平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品类多样、品质...
原始社会,人们需要结群才能对付大型动物,获得食物;进入农业社会,结群是保证水资源、对抗自然灾害的主要手段。到了工业文明社会,蒸汽机让人们成为机器化流水线上的一个工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因技术进步开始减少。分工,让行业变细。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去做,过去以族而居、相互协作的生活样态,渐渐地分化裂变成个体化...
答案(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为了利用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扰,提出了“尊...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青蛙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农民以青蛙鸣声的早晚和大小,来估计庄稼的丰歉情况。唐人章孝标有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青蛙。” ②说到青蛙的捉虫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