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业观强调农业功能的整体性。农业既具有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也具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以及稳定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富裕的功能,还具有国家安全保障、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支撑功能。农业的多维度功能相互联系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大农业观强调农业发展方式的整体性。农业发展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丰富和创新农业现代化理论,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理念。大食物观是从食物供给保障角度对传统农业观的拓展提升,大农业观则是从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角度对农业发展观念的创新发展。大食物观是大农业观的基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对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内涵外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升食物供给韧性指明了方向。一、深刻认识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对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内涵外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升食物供给韧性指明了方向。 一、深刻认识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2015年,中央农村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这是党中央立足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顺应食物消费结构新变化,对贯彻落实稳产保供提出的新要求。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
切实践行大农业观 第一,不断拓展农业生产边界,建立现代农业大生产体系。要加快先进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深度应用,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拓宽农业发展边界,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第二,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大产业体系。推动大数据...
大农业观强调农业资源的整体性。与过重依赖有限耕地的传统农业观相比,大农业观还将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大量的江河湖海等在内的全部国土空间,均视为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大农业通过开发大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满足人们对大食物的需求。
大农业观是党在领导新时代“三农”工作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内涵特征。一是农业产业领域的整体性,强调农林牧渔并举、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农业资源的整体性,强调耕地、草地、林地、江河湖海等各类国土空间的统筹发展;三是农业功能的整体性,强调粮食和重要...
大农业观强调农业资源的整体性。与过重依赖有限耕地的传统农业观相比,大农业观还将40多亿亩林地、近40亿亩草地、大量的江河湖海等在内的全部国土空间,均视为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大农业通过开发大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满足人们对大食物的需求。
魏后凯表示,大农业是一种以农业为核心,跨越行业边界、开放式的大产业。大农业是包括农林牧渔业及其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有机整体。大食物观是大资源观、大农业观、大市场观、大安全观的有机统一。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何仍然强调“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