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和王永刚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多孔碳制备方法,以碳点为自模板,成功地合成了在0.64-0.80 nm区间内具备集中孔径分布的多孔碳,其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SSCs)在1.4 V的宽电压范围内显示出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强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高负载性能。相关成果以“Sub-nanometer Porous Ca...
近日,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和王永刚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多孔碳制备方法,以碳点为自模板,成功地合成了在0.64-0.80 nm区间内具备集中孔径分布的多孔碳,其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SSCs)在1.4 V的宽电压范围内显示出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强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高负载性能。相关成果以“Sub-nanometer Porous Carbon Mater...
近日,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和王永刚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多孔碳制备方法,以碳点为自模板,成功地合成了在0.64-0.80 nm区间内具备集中孔径分布的多孔碳,其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SSCs)在1.4 V的宽电压范围内显示出高能量密度、低自放电、强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高负载性能。相关成果以“Sub-nanometer Porous Carbon Mater...
熊焕明教授 (复旦大学化学系) 基本信息: 电子邮箱:hmxiong@fudan.edu.cn 办公地点: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化学楼 A5016室 电话:86-21-31244397 课题组主页:http://www.nanogroup.fudan.edu.cn 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功能型纳...
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AM》:首次!天然蚕丝也可发出明亮荧光! 荧光丝在发光纺织品、生物工程和医疗产品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先进材料研究的热点。天然家蚕蚕丝具有非凡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但在紫外光照射下呈淡蓝、淡黄色或无荧光。为了获得荧光家蚕丝,基因修饰和有机染料染色技术在过去的十年中得到了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丁辉/复旦大学熊焕明:高效率全色固态荧光硅烷功能化碳点的合理合成与LED应用 背景介绍 目前,多色荧光碳点在溶液状态下的设计和合成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固态下的发光研究却进展较慢,这可能与碳点复杂的荧光机理和严重的聚集荧光猝灭效应有关,导致碳点在固体状态下无法作为荧光粉直接在发光二极管(LEDs)等...
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讲科普:碳点与炭化,从液相到固相 碳点有着独特的组成结构与丰富的物理性质,在荧光分析、生物标记、载药释放、光电催化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且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安全无毒、绿色…
最近,复旦大学的熊焕明教授与王永刚教授课题组以碳点-水凝胶为前驱体,利用再溶胀-煅烧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表面态“可控”的多孔碳材料。当其用于混合电容器负极材料时,各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最后,作者也通过表征以及DFT计算发现,碳点可以高效率提供某些氮磷官能团,而这些官能团正是引起周围原子变为“富电子区域”的...
本论文只有3位作者,第一作者是硕士生刘俊,通讯作者是熊焕明教授,单位都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本论文已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如: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310873-silkworms-fed-quantum-dots-make-silk-that-glows-in-the-dark/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