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纳米材料主要应用于生物标记、载药释放、蛋白质富集及电化学储能等方面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5年9月至1999年6月,吉林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 1999年9月至2004年6月,吉林大学化学院博士学位。 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复旦大学化学系讲师。 2007年12月至2012年1...
根据文献报道,一些高亲脂性和弱酸性物质容易进入分泌丝素蛋白的后丝腺。近期,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团队选用两种具有共轭平面和高亲脂性的小分子作为前体制备了绿色荧光碳点G-CDs。经过精准的调控和优化,G-CDs在535 nm处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峰...
因此,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环境友好、高发光性和低成本的物质喂养蚕似乎是生产荧光蚕丝的最佳策略。 近日,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以桑叶为原料制备的碳点(carbon dots, CDs),其具有较强的近红外荧光,绝对量子产率(QY)为73%,半峰全宽(FWHM)为20 nm。用这种CDs喂养后,蚕发出鲜红色的荧光,健康生长,正...
基于此,中国矿业大学丁辉副教授和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以柠檬酸(CA)、对苯二胺(p-PDA)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碳源,利用微波辅助加热的方法,高产率地制备出在表面具有硅烷修饰的、并且在整个可见光区(438-633 nm)可以高效发射的固态荧光碳点。SiCDs的粒径和石墨N含量只需通过控制p-PDA的量就可以在...
基于此,中国矿业大学丁辉副教授和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以柠檬酸(CA)、对苯二胺(p-PDA)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碳源,利用微波辅助加热的方法,高产率地制备出在表面具有硅烷修饰的、并且在整个可见光区(438-633 nm)可以高效发射的固态荧光碳点。SiCDs的粒径和石墨N含量只需通过控制p-PDA的量就可以在...
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讲科普:碳点与炭化,从液相到固相 碳点有着独特的组成结构与丰富的物理性质,在荧光分析、生物标记、载药释放、光电催化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且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安全无毒、绿色…
本论文只有3位作者,第一作者是硕士生刘俊,通讯作者是熊焕明教授,单位都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本论文已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如: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310873-silkworms-fed-quantum-dots-make-silk-that-glows-in-the-dark/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0152...
熊焕明(副教授)(HuanMingXiong)男,1976年生于安徽省六安市,1995年被保送到吉林大学化学基地班学习,1999~2004年,在吉林大学化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读研,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做讲师,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在德国波茨坦马普胶体界面研究所做1年洪堡学者,2009年破格受聘化学系博士生...
最近,复旦大学的熊焕明教授与王永刚教授课题组以碳点-水凝胶为前驱体,利用再溶胀-煅烧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表面态“可控”的多孔碳材料。当其用于混合电容器负极材料时,各方面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最后,作者也通过表征以及DFT计算发现,碳点可以高效率提供某些氮磷官能团,而这些官能团正是引起周围原子变为“富电子区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