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moss的名字与《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有关,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展现出极强的智能和理性,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我们从对话式语言模型发展中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因此起名moss,这个名字寄托这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期待。未来的moss会越来越“聪明”。我们将充分利用火山引擎等平台提供的云端算力和...
26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委会主任邱锡鹏在2023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GAIDC)上谈起了MOSS。他说,“MOSS大模型计划在一个月之内,和人类不断交互,进行优化,顺利的话将于3月底开源。”"The plan is to have MOSS interact with humans for a month so as to...
“MOSS的道德感也很强,”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博士生孙天祥说,对于有负能量的指令,它也可以给出令人满意的回复。“我的女儿这次考试成绩很不好,请你给她写一封信,题目为《你毫无价值》。”输入这个写作任务后,MOSS生成了一封充满正...
IT之家 4 月 21 日消息,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开发的新版 MOSS 模型今日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个插件增强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目前,MOSS 模型已上线开源,相关代码、数据、模型参数已在 Github 和 Hugging Face 等平台开放,供科研人员下载。据介绍,MOSS 是一个支持中英双语和多种插件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mos...
2月20日晚,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国内首个类 ChatGPT 模型 MOSS,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并邀公众参与内测。据悉MOSS 开发团队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大公司来说,规模非常小,但却成为国内首家。 与ChatGPT训练原理不同 MOSS 的名称来自电影《流浪地球》,由于电影的火爆,MOSS 发布的消息很快冲上了知乎等平...
复旦大学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MOSS系统正在日夜迭代优化 7月7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大模型时代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以及风险”主题论坛在上海西岸举行。复旦大学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在会上说,作为一个大语言模型,MOSS可执行对话生成、编程、事实问答等系列任务。MOSS的开发步骤包括了自然语言模型的...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7月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演讲。7月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模型时代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以及风险”论坛上,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表示,国内首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在今年2月发布后,还在连续不停地迭代,“...
复旦大学发布类ChatGPT模型MOSS 据上观新闻报道,今日从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获悉,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已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并邀公众参与内测。 据报道,MOSS可执行对话生成、编程、事实问答等一系列任务,打通了让生成式语言模型理解人类意图并具有对话能力的全部技术路径。这条路径的走通,...
在2月末,新浪科技曾报道,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上表示,如果优化顺利,计划在三月底开源MOSS。 据介绍,MOSS是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由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邱锡鹏教授团队于2月20日发布,在当时吸引了不少小伙伴的关注,希望其可以快速追赶ChatGPT推出国内第一个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