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开发的新版MOSS模型已上线,成为国内首个插件增强的开源对话语言模型,支持搜索引擎、图像生成、计算器、方程求解器等插件工具。除了完成升级迭代,MOSS模型还走上了开源道路,相关代码、...
答:moss的名字与《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有关,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展现出极强的智能和理性,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我们从对话式语言模型发展中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因此起名moss,这个名字寄托这我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的期待。未来的moss会越来越“聪明”。我们将充分利用火山引擎等平台提供的云端算力和...
邱锡鹏透露,MOSS发布后,团队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打通使用工具的能力,并在4月推出了开源插件版的模型MOSS-Plugin。“作为模型和外界交互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插件能力在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值得一提的是,MOSS在预防“有害道德”方面也做了很多优化。“对于违背道德的问题,MOSS会避免回答,我们通过优化让...
在《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MOSS是一款“550W”超级量子计算机,是领航员空间站核心智能主机,有自我意识、自我迭代、自我更新的特点。“550W”倒过来正是“MOSS”,是“550W”为自己取的名字(直译为小苔藓)。复旦大学的模型也因此引发网友高度关注,许多人踊跃参与测试了MOSS,并在网上分享体验。但由于瞬时访问压力...
在《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MOSS是一款“550W”超级量子计算机,是领航员空间站核心智能主机,有自我意识、自我迭代、自我更新的特点。 “550W”倒过来正是“MOSS”,是“550W”为自己取的名字(直译为小苔藓)。 复旦大学的模型也因此引发网友高度关注,许多人踊...
记者2日获悉,在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FudanNLP)师生的努力下,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复旦·眸思”(MouSi)为视障者量身打造的“听见世界”APP上线,将成为视障人士的生活助手与智能管家。2023年上半年,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了开发MOSS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被称为中国版的GPT,仅用半年时间多模态模型“...
2月20日晚,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国内首个类 ChatGPT 模型 MOSS,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并邀公众参与内测。据悉MOSS 开发团队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大公司来说,规模非常小,但却成为国内首家。 与ChatGPT训练原理不同 MOSS 的名称来自电影《流浪地球》,由于电影的火爆,MOSS 发布的消息很快冲上了知乎等平...
模型 moss-moon-003-base: MOSS-003 基座模型,在高质量中英文语料上自监督预训练得到,预训练语料包含约 700B 单词,计算量约 6.67x1022 次浮点数运算。moss-moon-003-sft: 基座模型在约 110 万多轮对话数据上微调得到,具有指令遵循能力、多轮对话能力、规避有害请求能力。moss-moon-003-sft-plugin: 基座...
据上观新闻报道,今日从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获悉,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已由邱锡鹏教授团队发布至公开平台并邀公众参与内测。 据报道,MOSS可执行对话生成、编程、事实问答等一系列任务,打通了让生成式语言模型理解人类意图并具有对话能力的全部技术路径。这条路径的走通,为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