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华为推出的这款基于RISC-V的MCU具有显著的优势。RISC-V是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ISA),其最大的特点是允许用户根据需求进行定制。这意味着,华为的MCU能够更好地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和能效。此外,由于RISC-V的开源特性,华为可以与全球开发者社区共享这一技术框架,共同推动RISC-V生态系统...
国芯科技公告,公司本次内部测试成功的基于RISC-V架构的边缘侧AI MCU新产品CCR4001S是基于公司自主RISC-V架构C*Core CPU内核研发的AI MCU芯片,适用于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等应用,采用MCU+AI 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广泛的边缘侧AI应用需求。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对公司未来在该领域的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性预计都将产生...
公司本次内部测试成功的基于RISC-V架构的边缘侧AI MCU新产品CCR4001S是基于公司自主 RISC-V架构C*Core CPU内核研发的AI MCU芯片,适用于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等应用,采用MCU+AI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广泛的边缘侧AI应用需求。公告显示,本次内部测试成功的AI MCU新产品CCR4001S按照工业等级进行设计和生产,具备高...
中国移动旗下的芯昇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推出了一款基于RISC-V架构的高安全MCU芯片CM32M435R及其解决方案。CM32M435R是一款PUF物理侧防信道攻击的安全MCU芯片。据悉该芯片采用40纳米工艺制程,基于业界领先的高性能32位RISC-V内核,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大容量、高安全和多功能特点。中国移动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高安全M...
华为意大利研究中心与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系统集成实验室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Towards a RISC-V Open Platform for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ECUs》透露出华为或许正在开发下一代基于RISC-V的车载MCU,论文发表于2023年7月。目前,华为海思已有两款基于RISC-V的芯片,分别是Hi3731v110和Hi3861,其中前者是一款全球模拟电视...
基于无线型RISC-V MCU的电子胸牌方案 一场会议的举办,通常有人员签到、会议流程播报、选举投票、抽奖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投入众多人力物力等资源。基于沁恒无线型RISC-V MCU CH32V208制作的电子胸牌,配合上位机软件,可覆盖大部分的会议环节,实现会议每个环节的智慧进行。
关于车规方面、我们是第一家把RISC-V放到通用MCU的,下个月底就可以给到客户重点样片。”上图是芯科集成的核心竞争力,芯科集成是2022年4月份成立的、总部在苏州,他认为无论从价格、性能、灵活性和自主可控方面来说,RISC-V如果跟ARM(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厂商竞争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生优势。他强调芯科...
芯科集成坚持软硬件生态自主可控,今年正式发布了首款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车规级MCU——CX3288,采用32位RISC-V内核,具有自主可控、更高的性价比和灵活性等优势;同时,相较于同类竞品,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更丰富的外设,支持浮点运算指令,主频达到300+MHz,Flash容量最大达2MB,内部集成信息安全模块HSM及以太...
闪芯微电子成立于2017年,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国内资深半导体人士创办, 公司聚焦32位MCU芯片,研发基于ARM Cortex 和 RISC-V两种内核的 MCU芯片,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方案开发。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团队均衡,核心团队拥有20余年芯片设计和量产经验, 在CPU构架、低功耗设计、数模混合电路、ESD、EFT及可靠性设计方面拥 有丰...
就RISC-V在微控制器(MCU)市场的应用和发展来说,国内已经有多家MCU厂商开发出基于RISC-V内核的MCU芯片。RISC-V MCU开发商包括兆易创新、沁恒微、乐鑫科技、博流智能、泰凌微电子、中微半导和航顺等。 在MCU设计中,RISC-V内核与Arm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南京沁恒微电子技术总监杨勇认为,Arm经过数十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