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碑》又称《缙云县城隍庙记碑》,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唐乾元二年(759)刻,李阳冰为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撰并书。篆书8行,行11字,在浙江省缙云县。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断裂,文字残缺。现存为...
今天,我们一同探索李阳冰的《城隍庙碑》。这座碑刻,又称《缙云县城隍庙记碑》,是城隍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城隍,作为中国宗教文化中的重要神祇,通常由对地方民众有卓越贡献的名臣英雄担任,是民间和道教信仰中守护城池的神灵。《城隍庙碑》的雕刻始于唐乾元二年(759年),当时李阳冰为本县城隍祈雨,结果应验,于是他撰写...
唐·法帖 |李阳冰《城隍庙碑》 《城隍庙碑》又称《缙云县城隍庙碑》,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缙云县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据《缙云县志》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吕有十通。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倪翁洞、黄帝...
📜《城隍庙碑》,全称《唐缙云县城隍庙记》,是李阳冰在缙云县担任县令时,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在县城隍祈雨有应后所篆刻的。📍现存于缙云县博物馆碑廊,碑高1.65米,宽0.79米,厚0.17米,字径7×11厘米。碑座设计稳固,正文以篆书直书8列,共86个字。落款则以楷书2列书写,字径2×2厘米。🔍碑中大部分字迹清...
元城隍庙碑,元代碑碣,位于沈阳城内中街路北原城隍庙旧址院内,1962年发现。碑身高1.86米、宽0.68米,碑首四龙交盘,碑座龟趺。碑阳刻有“城隍庙碑记”,碑阴刻有“城隍庙功德官员题名志”和庙院地四至,共计千余字,记载了重修城隍庙的缘起、时间、地址及功德官员姓名、职事等,为此提供了元代沈阳城的建置、...
李阳冰《城隍庙碑》高清附释文 《城隍庙碑》全称《唐缙云县城隍庙记》,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明。 现存于缙云县博物馆碑廊,碑高1.65米,宽0.79米,厚0.17米,字径7×11厘米。设碑座。正文共86个字,自右...
《城隍庙碑》 又称《缙云县城隍庙记碑》,唐乾元二年(759)刻,李阳冰为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撰并书。篆书8行,行16字,在浙江省缙云县。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断裂,文字残缺。现存为宋宣和五年(1123)十月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搨片重刻,保存得颇为完整,惟题记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蚀三字。此碑书法瘦劲...
浙江缙云县有一块唐代的《城隍庙碑》,也叫《缙云县城隍庙记碑》。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的重要神祗,通常由对地方有功的名臣英雄担任,是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这块碑是唐乾元二年刻的,由李阳冰撰写并书写。碑上的篆书有8行,每行11字,现存于浙江省缙云县。宋...
📜《城隍庙碑》,又称《缙云县城隍庙记碑》,是李阳冰于唐乾元二年(759年)所撰并书写的篆书碑文。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碑文原石刻于浙江省缙云县,现存的碑文为宋宣和五年(1123年)十月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搨片重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