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正准备好好的写一首新诗,寄给他家乡的亲朋好友,也许是为了解释他最后定居丹徒也就是今天的镇江而不再返回的原因,也许是为了把他内心的这种喜悦与他的亲朋好友一道分享,一起快乐,因为这种垂虹亭的秋色,不仅只是垂虹亭附近才有,也不止吴江地区才有,而是整个东南大地,整个长江中...
《垂虹亭·米芾》原文与赏析 米芾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诗为登吴江垂虹亭作。垂虹亭,在江苏吴江县东,宋庆历中建。苏轼尝与张子野等人置酒其上。诗人过此自亦不胜今昔之情。起句:断云,即片云、孤云,此以喻白帆,亦称云帆。洞庭,太湖中有洞庭山,故借指...
垂虹亭 米芾〔宋代〕 断云一片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完善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
朱敦儒《念奴桥 垂虹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念奴桥垂虹亭》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②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③万顷琉璃,④一轮金镜,与我成三客。⑤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⑥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⑦天光相接。莹彻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洗尽凡心,相忘尘世...
垂虹亭 [明代] 无名氏 石桥翊翊如游龙,上有亭子名垂虹。 飞梁横跨碧波上,砥柱屹立波涛中。 气吞巨区三万顷,目览洞庭七十峰。 岩峦显状固非一,江湖合势遥相通。 醒心丰乐昔称胜,斯亭直与之相雄。 前年烽火亭烧毁,劫灰徒逐东流水。 此邦壮观已萧条,喜有孔侯复经始。
垂虹亭元代:倪瓒 虚阁春城外,澄湖莫雨边。 飞云忽入户,去鸟欲穷天。 林屋青西映,吴松碧左连。 登临感时物,快吸酒如川。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
垂虹亭 [ chuí hóng tí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chuí hóng tíng ] 亭名。在江苏吴江县长桥上。宋仁宗庆历年间县令李问建。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亭饮酒。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念奴娇·垂虹亭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垂虹亭【作者】陈直卿 【朝代】宋 西望洞庭突兀,东连仙里人家。笑指阑干三百,醉来就此乘槎。热门推荐咏柳 贺知章(唐) 村居 高鼎(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小池 杨万里(宋)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垂虹亭可以说是一座名亭。它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为时任县令李问所建。位于江苏吴江县松陵镇的垂虹桥上,它说是一座别离之城。因为很多名人也曾驻留此亭,比如说苏东坡自杭州转官密州时,曾与张先等人在此亭畅饮话别;王安石、刘过、米芾等都曾在此别离相送之人。此诗作者李定和上述这些人都有交集,甚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