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化。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1)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需要。(1)需要从多种地理...
答案 解析 null 本题来源 题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哪些? 来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问答题专项题库及答案 收藏 反馈 分享
1. 人地协调观:这是高中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学会如何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 2. 综合思维: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1、地理素养的总构成要素。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2、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结构。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
地理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多元化的,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以及地理情感等。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地理认知与行为。地理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被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这种划分...
百度贴吧 聊兴趣,上贴吧 立即打开 打开百度贴吧 继续访问 百度贴吧 聊兴趣 上贴吧 打开 chrome浏览器 继续 综合 贴 吧 人 直播 相关吧 查看更多 地理吧 关注62.8W 知识资源吧 知行学院668 喜马拉雅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完结】 分享4赞 大白好学习吧 大白vx86881485 我有好课:初中地理核心素养{高清完整}学习+徽...
5.【期刊论文】谈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福建教育研究》 | 2021 年第 003 期 摘要:思维导图是由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博赞(tonybuzan)所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华东师大刘濯源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把...
有益于地理教师重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特有的“边界教师”职责;将是校本课程和行动研究的可能形式
1、区域认知: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评估的认知能力。2、地理实践力: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系列地理活动中表现出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3、人地协调观:对人地关系中所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具有的正负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在体现...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