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权责归属不同: 1. 地方课程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开发和管理,是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需求制定的课程。 2. 校本课程则由各学校自主开发和管理,完全由学校自行规划设计,不受外部部门直接干预。 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内容特点区别: 1. 地方课程:主要涵盖环境教育...
地方课程是指()。 A.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课程 B. 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课程 C. 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课程 D. 由学校开发的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设置地方课程主要是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各地自然风貌、区域经济、优势科技、特色文化以及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场馆等方面资源,有着重要的育人价值。设置地方课程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育人价值,促使学生认识家乡,丰富体验,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 《意见》针对当前地方课程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强调...
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明确,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承担落实国家课程政策的主体责任,准确把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强化审议审核、备案、课程教学管理等制度建设。省级...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地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政策的责任主体;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实际,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规范管理与指导,明确地市、县区和学校相应职责;统筹本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统筹指导、规范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准确把握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间的关系...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学校课程是指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校内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
把握好“地方性”的底线与宽度 朱睿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课程经历了混淆于校本课程、获得正式命名和内涵不断深化三个阶段,在管理机制、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教研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发挥了拓展与补充国家课程的作用。近年来,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得以进一步加强,并激发和带动中小学以校本课程为切入点推进课程...
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施以来,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开发了丰富多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积累了课程育人经验,但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解析 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组织开发并在本地实施的课程,即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在关注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的课程。反馈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