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 教案 因数和倍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算式和手动写除法算式,认识因数和倍数,了解最小因数和最小倍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的连续,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怎样通过对因数和倍数内涵的深度挖掘,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他们数学思考的方法,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释放潜能,开启心智?这是我设计因数和倍数这堂课的'宗旨所在。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建构,使学生领会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谈论,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整数A就叫作整数B的倍数,整数B就叫作整数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45能被9整除,所以45是9的.倍数,9是45的因数] 师: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指的是非零整数。 ②举例说明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 生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知道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编排特点 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三方面的调整: A.不再出现“整...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导入 1.1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学习兴趣。 1.2教学内容: 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1.3教学步骤: 1.3.1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因数和倍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这里我列出了5个数字,让学生直接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相对于学生根据乘法或除法说出因数与倍数关系要稍微复杂和抽象了一些。这个练习主要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有关因数和倍数以及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过程及意图: 1、先自己与同桌说一说,你能和同桌说的不一样吗? 2、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先让...
小学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备课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备课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
因数和倍数 教案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新人教版学校五班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1〕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控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少,教学中,我采用让同学反复说,相互说的方式,让同学加深理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技能。 因数和倍数〔2〕 本节课是在同学认识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