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故事,载于明朝解缙《跋王侍郎所藏扬无咎梅》中,故事所言扬无咎的梅花,或许可以从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扬无咎《四梅图》中,窥探一二。 四梅花图卷 扬无咎 《四梅图》作于扬无咎69岁之时,是其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画作应友人范端伯之请而画,“范端伯要予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 ...
根据卷尾处作者的自述,这幅画是他应范端伯的邀约,画的四枝梅花,分别是:未来、欲开、盛开、将残。我们看这四枝梅花,都是稀疏的枝叶和花朵,显得清寒而空灵;两边的枝条都向中间聚拢,使画面具有一种内敛的力量。我们再单看每一幅画。第一幅画:未开。四梅图:未开 未开的梅花都是抱着的花苞;枝条也是细长...
扬无咎的《四梅图》将梅花淡色雅洁的特性刻画的淋漓尽致,不施彩色,却依然不乏斑斓之感,作者炉火纯青的笔法使整个画面显得丝毫不空洞,同时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作品中。由此可见,扬无咎是用心深入自然界中去感受,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逐渐走向衰老的伤感之情以及修身养性、孤傲的品性。 随着朝代更迭、历史...
杨无咎的《四梅图》细腻刻画了梅花未开时的含苞待放、欲开时的娇羞萌动、盛开时的绚烂夺目和将残时的凄美婉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山西特展”,细品这幅画作蕴含的四季轮回与生命之美。 《太原新闻》...
🌾《四梅图》画了含苞、待放、盛开、落花四段梅花。树干都用焦墨飞白画成,嫩枝则以稍淡的墨一笔书就。扬补之把华光的墨晕点梅改为淡墨白描的圈梅,然后浓墨点萼写蕊,可以看出梅花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各个姿态。展现出了山野溪畔“村梅”的俊逸清研。 🌾《四梅图》后有自书《柳梢青》词四阙与跋文,是非常典...
南宋_扬无咎_四梅图 四梅图 南宋 扬无咎 故宫博物院 长卷纸本 水墨 37.2×358.8厘米 扬无咎的墨梅,祖述北宋华光和尚(释仲仁)。据吴元素《松斋梅谱》 记载:“墨梅自华光始”,他长期居住湖南衡州花光寺,“植梅数本,每发花时,辄床手其树下终日,人莫能知其意。值月夜见疏影横窗,疏淡可爱,遂以笔...
南宋-扬无咎画梅的传世经典代表作品《四梅图》卷,就是这种“静观万象,简淡空灵”的代表之作。扬无咎这件作品追求的是疏影横斜,疏朗自然的“简淡”萧远意境。在布局上,画面以横幅长卷的形式呈现,画中依次从右到左画折枝梅花四枝,且四梅均从下自上生长,“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之状。在画法上,其...
《四梅图》是扬无咎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纵37.2厘米,横358.8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四梅图》自左而右分段画梅花未开、欲绽、盛开与将残四个阶段。未开一段枝头已著花蕾,但一切都尚在静静地蓄势之中,就连梅枝也画成未得疏张的样子。欲绽一段有少许耐不住的花苞微启丹唇,有了绽放的势态...
来源:山东电视文旅频道 编辑:朱美英 责编:孙昱 主编:付煜冬 山东电视文旅频道 山东广播电视台文旅频道 作者:朱美英 阅读量:27.0W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5987 相关推荐 组图|泰山脚下梅花傲 忠魂长存映风霜 01-10 | 泰安新闻 21.4W 遇见孔子 | 小寒——看梅腮妆腊 柳眼缄春 01-05 | 山东电视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