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多位于肾上腺髓质、以大量分泌儿茶酚胺为特征,引起全身器官代谢紊乱,以心血管损害为主的瘤。嗜铬细胞瘤多数情况下为良性,恶性占比约10%。手术切除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是最优的治疗方案。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持续性或者阵发性高血压伴多汗、头疼、心悸。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长在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肿瘤,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这类物质统称为儿茶酚胺。 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均可检出,以 20 ~ 50 岁的中青年居多,表现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等。 查看更多 一文了解嗜铬细胞瘤 ...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肿瘤组织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该病特征性表现是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及代谢紊乱,并可造成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嗜铬细胞瘤可单独发生,也可作为遗传性综合征的一部分。流行病学 可以...
部分散发性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尚不清楚。 症状 由于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类型、多少及分泌方式(阵发性或持续性)有关,该病症状多为突发性,发作难预料。嗜铬细胞瘤的症状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突然发生急性心衰、恶性高血压、低血压或休克,甚至脑...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概况与流行病学 嗜铬细胞瘤是源于肾上腺髓质产儿茶酚胺细胞的肿瘤,每年新确诊病例约1-2人/100,000,各地区间差异。由于该病较少见,嗜铬细胞瘤约占高血压病人的0.5%,肾上腺偶发瘤中,嗜铬细胞瘤约占5%。在所有嗜铬细胞瘤病人中,约10% -25%属偶然发现。约1%-25%的嗜铬细胞瘤为肾上腺外病变...
原来这是一类因为肾上腺髓质肿瘤或者增生等疾病导致体内一种名叫儿茶酚胺的激素分泌增多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这类综合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高血糖、高代谢、消瘦),这类综合症常见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什么是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
1 型神经纤维瘤病又称为 NF1 或冯雷克林豪森病,是由 17 号染色体突变引起的。该综合征包括咖啡色皮肤斑点(牛奶咖啡病变)和皮肤神经肿瘤。只有 5% 的患者患有嗜铬细胞瘤(通常只发生在一个肾上腺)或副神经节瘤。 冯·希佩尔-林道综合征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是由 3 号染色体上的 vHL 基因突变引起的。vHL...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人体肾脏的肾上腺髓质或交感、副交感神经节的嗜铬组织中的肿瘤。由于肿瘤能分泌大量的能引起血压增高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因此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和多个组织器官及代谢紊乱症候群。如能及早治疗,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但严重者病情凶险,变化多端,尤其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治疗比较困难。嗜铬...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长在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肿瘤,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可以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这类物质统称为儿茶酚胺,因此,嗜铬细胞瘤也与肾上腺髓质增生一起统称为儿茶酚胺增多症,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血压的急剧变化,以及心律失常、代谢紊乱等。 嗜铬细胞瘤比较少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