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汉学家喜仁龙笔下的北京内城城门|京华物语 1922年,瑞典汉学家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官实地考察和摄影。喜仁龙将此次考察的精华部分整理出版,即《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已结集出版为西洋镜第34辑《西洋镜: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和《北京的...
《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喜仁龙——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第yi代领军人物,少数几个得到民guo总统特许,进入正fu办公地考察的外国学者,溥仪亲zi陪同下进入故宫拍摄的欧洲汉学家。14幅建筑绘图,近300张罕见照片,全mian展示紫禁城的城门、角 - 史劲读书于20240707发布在抖音
喜仁龙记录的山东地区历代雕塑 喜仁龙 (1879—1966)为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瑞典国家博物馆绘画与雕塑部主任馆员等职。1916年起,他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的诸多名校讲学。1920年起六次来华,曾在末代皇帝溥仪陪同下拍摄故宫,...
喜仁龙是一位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特别重视心灵的微妙感受,他的艺术史研究就膺有这种精神气质,这也往往是他的研究最为感人的地方。高居翰曾经是喜仁龙的助手,高居翰的艺术史叙述像一个小说家,来龙去脉,娓娓道来,令人神往。而喜仁龙则更像一个诗人,艺术研究就是他的“诗的作业”,他以诗性贯通艺术研究的里程,东方艺...
喜仁龙(Osvald Siren,1879—1966):生于芬兰赫尔辛基,瑞典美术史学家、哲学博士。毕业于赫尔辛基皇家亚历山大大学(今赫尔辛基大学),1899年迁至瑞典。1901—1903年,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助理,1903年成为瑞典公民。1908—1925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从事西洋近代美术史研究。1928—1945年,在斯德哥尔摩国家...
在一众北京老照片的摄影师中,我想喜仁龙是很特别的一位,他不仅拍摄,而且考察,进而研究,并形成了关于北京城的经典著作,尤其是对于北京城墙城门的记录,令人印象深刻,由衷感佩。 1922年,喜仁龙来到北京,彼时的北京,正是北洋时期,近代化已经在这座古老的都城发端,但溥仪还住在紫禁城,我们今天熟悉并随意进出的著名公园,当...
运水之人正在往车上装水。安定门内西大街的街景颇为开阔,道路十分宽阔。街边商铺挑着幌子,形形色色的贩夫走卒穿梭其间,往来络绎不绝。道路一侧,高耸的电线杆清晰可见。喜仁龙的镜头未涉及西安北门。西安北门名安远,其于1911年就毁于战火,图中的安远门主楼是由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在1908年拍摄的。
1922年,瑞典人喜仁龙镜头里的北京冬日街景 喜仁龙(Osvald Sirén)是一位瑞典学者,上个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期间,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并用相机记录下那个时代很多城市的旧时影像。本组图片是他1922年在北京拍摄的。从他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出,他不但善于拍摄雄伟的建筑,也善于抓拍精彩的瞬间, 这些在街头抓拍的照片就...
喜仁龙对北京皇宫、城墙、城门的研究,得益于特殊的历史机缘,除了汉学家伯希和,以及后来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周谷城,最主要的是喜仁龙得到了那时中国政府,尤其是仍居住在紫禁城里的宣统皇帝及其皇后的热情帮助。中华民国内务部给予喜仁龙特许权力,专门委派民国大总统的一位特别助理协助他考察民国政府重要的办公地中南海...
来来往往的贩夫走卒就没断过流儿。再往路边一瞅,好家伙,高耸的电线杆子立在那儿呢!嘿,您知道吗?喜仁龙的镜头里居然没拍到西安北门!这西安北门叫安远,可惜早在 1911 年就被战火给毁了。那图里的安远门主楼啊,其实是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在 1908 年拍的呢!#智启新篇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