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喇嘛说曰:佛法始自天竺,东流而至西番,其番僧又相传,称为喇嘛。喇嘛之字,汉书不载,元明史中或讹书为剌马,予细思其义,盖西番语谓上曰喇,谓无曰嘛。喇嘛者,谓无上,即汉语称僧为上上人之意耳。喇嘛又称黄教,盖自西番高僧帕克巴始,盛于元,沿及于明,封帝师、国师者皆有之。我朝惟康熙年...
《喇嘛说》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时年82岁)撰写的一篇针对喇嘛教(即藏传佛教)政策方针的公布天下的文章。读来耳目一新,实是当时清朝政府铁腕治藏的缩影,其中乾隆帝认真的学习了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教法原理后,提出了切中要害的管控手段。 原文共778字篇幅不长,背景是六世班禅之弟沙玛尔巴挑起廓尔喀入侵西...
即唐古特部,其地日三藏。其番僧又相传称为喇嘛。喇嘛之字汉书不载,元明史中,或讹书为刺马。陶宗仪《辍耕录》载:元时称帝师为刺马;毛奇龄《明武宗外纪》又作刺麻,皆系随意对音,故其字不同。予细思其义,盖西番语谓上日喇,谓无日嘛,喇嘛者谓无上,即汉语称僧为上人之意耳。喇嘛又称黄教,盖自西番高僧...
《喇嘛说》立碑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清廷制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其中第一条就是确立寻认灵童采取金瓶掣签制度。
乾隆虽然好大喜功,还有农家乐审美,不过政治手腕还是非常独到。 《乾隆御笔喇嘛说》主要内容:雍和宫是具有250余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古寺。“喇嘛说”镌刻在雍和宫大殿前峰脊飞檐,黄琉璃瓦饰顶亭内四体方碑上。碑高…
独家解读乾隆《喇嘛说》乾隆对藏传佛教的真实看法金瓶掣签与铁腕治藏(下)八大活佛,活佛地位如何区分张老师讲藏传佛教S36, 视频播放量 131192、弹幕量 372、点赞数 4772、投硬币枚数 2091、收藏人数 2235、转发人数 464, 视频作者 讲古张老师, 作者简介 一镜到底,不打草
_喇嘛说_
【故宫博物院】书法水平虽不敢恭维,其中言语却是一语中的,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御书《喇嘛说》城西小岳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60.4万 625 01:08 App 看看这些古人的练字草稿,是不是信心倍增 1.4万 2 01:00 App 为啥说小燕子才是初代反PUA大师,她的生存智慧你看懂了吗 1.2万 3 ...
《喇嘛说》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撰写的,是时,乾隆皇帝已经到了“耄近归政之年”,立此碑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他的子孙后代“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根本宗旨,阐明这是“所系非小”的“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的大政方针。 乾隆在《喇嘛说》碑文中首先讲了西藏佛教的来源和发展。接着阐述了大清皇...
雍和宫《喇嘛说》碑文解析 佛法起源于天竺,后来流传到西藏。西藏的僧人被称为喇嘛。喇嘛这个词在汉语中没有记载,但在元明史书中有时被误写为剌马。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喇嘛这个词在西藏语中应该是“喇”和“嘛”的组合,“喇”在西藏语中意为上,“嘛”意为无,所以喇嘛就是无上的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上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