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27章。它的意思是说,擅长做事的人(善人),是不擅长做事之人(不善人)的师表;不擅长做事的人,是擅长做事之人的借鉴或资源。 善人者,即擅长做事之人,可为不善人,即不擅长做事之人之师表: 擅长做事的人,有能力、有方法和有技术,所以能够成为不...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译文: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衬托。不尊重他们的老师,不珍爱他们的衬托,即使是聪明的人这样做也是糊涂到家了。善人与不善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微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译文:事物进展到极点了就会...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善人和不善人是对立统一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好人可以变坏,坏人可以变好;双方又是对待的,有善人必有不善人,有圣人就有强盗,无善人也就无所谓不善人。师就是模范标本,资就是借...
解析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注释】资:资材、资财. 善人与不善人皆是人.孟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不善人只是因贪欲蒙蔽了本性之善而生过,老子认为其天生本性的淳朴仍然可复,而应该予以觉悟,所以善人是不善人可效法之师,不善人既是善人可引以为戒的前车之鉴,...
原文句子: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古文今译: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镜。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珍惜他的借镜,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它真是个精要深奥的道理。 老子曰:“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考查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思路分析与延伸: 译文:善良的人可以做不善良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可以让善良的人引以为戒。 1、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
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大意】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滴水也不漏;善于计数的,神算不用筹;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故善人者,以其高尚的品德与行为,如同明灯照亮黑暗,为不善之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迷途知返,向善而行。他们不仅自我修行,更以慈悲为怀,耐心教导,使那些曾迷失方向的灵魂得以觉醒,逐渐摒弃恶习,踏上正道。而不善人者,虽其行有悖于道德,却也是善人成长的...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有智慧、有能力、有才干的,去教导那些能力、才干较差,智慧不明的,叫“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善人不受外物影响,内心清净,具有五善。此五善之德可以效法,只要自然,即可使不善人成为善人;善人以无为之五善教化不善,教化不拘泥于定法,有教无类,在无形中使不善人接受教化,本性圆通。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善在《道德经》的语境中是擅长的意思,善人就是擅长做事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人。不善人就是不擅长做事的人,也就是普通人。普通人要以高人作为自己的老师,向高人学习他们的方法,看到事物的本质,打破思维的禁锢。 对于高人来说,普通人是高人的资源。一方面,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