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一些学者认为商代明显的政治特征就是神权与王权合一,也就是祭政合一,商王自己既是政治领袖,同时也是群巫之长。史学家徐旭生在1960年出版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就写过,商民族仍属宗教集团,商王实质上乃一宗教主。对宗教祭祀的垄断,是商王维护其政治权力的主要手段。这并非中国上古时期的独特现象,而是...
相比于上述所说的五位商王,纣王的名声更加响亮,他是商朝最后一位国君,与夏桀并称“桀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纣王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纣王影视形象 公...
总之,商王朝可以“同姓而婚”,但反对“同宗而婚”,因而用天干将子姓分为十宗,各宗之间可能相互通婚,但同宗之间禁止。 为了执行这套规则,商朝贵族的命名规则也就此出现,然后在这“天干”前面加某些字,也就是大家看到的以“天干”命名的商王。
中国历史“商”朝——商王列表 商朝,中国历史上史书记载的第二个王朝。因商王盘庚从都城“亳(bó)(今河南商丘)”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后世称为“殷商”或“殷”。 商朝是目前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本是夏朝方国(方国是部落联邦性质的国家,)。 夏朝方...
武乙之子商王文丁困杀季历,这就埋下了周文王灭商的仇恨种子。毕竟,虽然说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父仇不共戴天。稍微有点血性的男子,都会把替父报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吧。文丁杀季历,是因为怀疑季历杀了父亲武乙。周文王立志灭商,是因为文丁王杀了父亲季历。这就是一个复仇的链条。那么,问题的...
张光直的名文《商王庙号新考》,更提出一种“假说”性的庙主分类规则,大意谓商王室实行内婚范畴的父方交表婚制,王室权力由政治势力最大的两大亲群轮流执掌,表现在日名系统上即分为两组或三组,且王位由舅传甥,而不是由父传子。20世纪的甲骨学商史研究硕果累累,而日名...
商王通过巫术和宗教仪式,将自己塑造成天命的代言人,借助祭祀、占卜等仪式手段,强化王权合法性,进而调控社会秩序。本文在梳理传统史料与最新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试图从多维角度探讨这一“权力游戏”,揭示其内在矛盾与历史命运。一、双重身份的构建:政治权力与神秘实践的交织 1. 天命与王权:神权政治的形成机制 商王的...
周祭谱可以被视为商王的世系表,而一般贵族也有世系表问世。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件,一是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儿氏家族的十一世祖先私名;另一件据说是河北易县发现的商代青铜戈,上面刻有诸祖父、诸父、诸兄的日名。所谓日名,就是甲、乙、丙、丁这种天干十日为名号。日名表达的什么日子...
商王的武德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王后,武丁的爱妻妇好,就是个能驰骋疆场的上古第一女战神。殷墟遗址中立有一尊妇好雕像,她手中拿着的是一柄铜钺,在商朝,钺并没有实战作用,但是在活人祭祀中,却是砍下人牲头颅的大杀器,而妇好,很可能是这种血腥恐怖仪式的行刑人之一。武丁之后,其子孙商王继续开疆拓土。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