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类抗真菌药物分为咪唑类,如酮康唑和三唑类如伊曲康唑等。 1.咪唑类:包括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等,其中酮康唑是治疗表浅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胃肠道不良反应最常见,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痛。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2.三唑类;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均为广谱抗真菌...
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衍生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14α-羊毛脂醇脱甲基酶(CYP51)阻止真菌细胞膜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的一类药物。一、简介 唑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衍生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14α-羊毛脂醇脱甲基酶(CYP51)阻止真菌细胞...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康唑类药物有氟康唑、咪康唑、益康唑等,具体如下: 1、氟康唑 氟康唑属于吡咯类抗真菌药,对于念珠菌、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粗球孢子菌、糠秕马拉色菌等有着良好的抗菌活性,适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性脑膜炎、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等疾病。 2、咪康唑 咪康唑属于人工合成的1-苯...
(1)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主要以大型膜外聚集体的形式存在,从脂质双层中提取麦角甾醇。 (2)嘧啶类药物:氟胞嘧啶在胞质溶胶中迅速脱氨,通过真菌特异性胞嘧啶脱氨酶生成5-氟尿嘧啶(5-FU)。5-FU作为抗代谢物,可导致RNA错误编码并抑制DNA合成。 (3)唑类药物:通过靶向...
唑类(azoles)抗真菌药分为咪唑类(imidazoles)和三唑类(triazoles)两类。 唑类共同特点有:①对真菌的抗菌谱广,对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均有效;②抗菌机制相同,能选择性抑制真菌甾醇-14α-去甲基酶(一种细胞色素P450酶),使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受阻,细胞膜屏障被破坏;此外甾醇-14α-去甲基酶受抑,使14α-甲基甾醇...
唑类高能材料是指分子结构中存在一种或多种唑环的含能化合物。唑环作为唑类高能材料的基本骨架,对分子整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型多氮高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唑类高能材料高氮低碳氢的组分特点使其燃烧分解产物以N₂ 和H₂O 为主,对环境更加友好。根据分子所含唑环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二唑...
一、唑类农药的分类 唑类农药是氮杂环化合物类农药,主要包括三唑、咪唑、吡唑等几种。其中,三唑类农药分为三唑酮类和三唑酯类两种;咪唑类农药则包括咪鲜胺、咪饴胺、咪酰胺等三种;吡唑类农药则主要包括吡唑酮类和吡唑酰胺类两种。 二、唑类农药的化学结构 唑类农药的化学结构一般都含有唑环结构。例如...
硝唑类又称硝基咪唑类。共分为三代,分别为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 1.甲硝唑:适用于各种厌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心内膜炎、脓胸、肺脓肿、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妇科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窦炎或消化性溃疡、牙周感染及加德纳菌阴道炎等。 甲硝唑可作为某些手术前...
①唑类(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②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 ③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 ④丙烯胺类(特比禁芬、蒸替芬等); ⑤吗啉类(阿英罗芬等); ⑥其他类(灰黄霉素、5-氟胞嘧啶、碘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