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碑的体积庞大,碑额与碑身只能一分为二,各自单独加工雕刻。至此正式确立螭首、碑身、龟趺(方跌)三部分的碑式典范,成为唐碑较为普遍的种形制和造型,为历代遵循。 墓志铭大行于隋唐,特别在唐代最为繁盛,数量远胜六朝。宋元及以后则数量锐减,但沿袭至清末仍在使用。民国以后,移风易俗,西式葬法逐渐推行,碑墓...
“三绝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又简称唐碑,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地面文物中保存至今年代最久远者,成都市唯一一通唐碑。“三绝碑”镌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裴度撰文,柳公绰书,鲁建镌刻。因裴、柳、鲁三人皆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此碑文章、书法、镌刻均精湛绝伦,故得此名。壹 剑南西川...
提倡北碑,康氏最彻底,也最极端,把“卑唐”当成“崇碑”的台阶。唐碑因而再次被很大程度地贬低了。晋之高妙,足可仰止,世代尊之为最高典范,可学着学着,陈陈相因,难免剑走偏锋,流于软媚一途。右军如龙非如虫,拿着笔在纸上爬来爬去,描头画脚,学那些小技巧,不知不觉就失去了右军的“清真”与“...
在中国书法史上,碑刻文字主要有三大宗:汉碑、魏碑与唐碑。汉碑为隶书,魏碑和唐碑都属于楷书。这些石刻遗存,大多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这也是北宋以前,中华文明的中心主要在黄河流域的一个表征。北宋以后,书法史上所谈到的宋四家、吴门四家、扬州八怪等等,大多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此亦为文明重心迁徙...
唐《实际寺隆阐法师碑》尺寸:85.36*163.47cm唐实际寺隆阐法师碑,又名实际寺碑,立于唐天宝二年(743),全名《大唐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碑文行书,主要记述佛教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弟子怀恽法师生平及功业。原碑现藏西安。 《隆阐法师碑》...
刻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王端撰,苏灵芝书,王希贞、解崇光刻石现存河北易县文物保管所,碑高280厘米,宽120厘米,厚21厘米,半圆碑首,上刻释迦像,两侧各刻一弟子像。碑文行书,个别草书,凡18行,满行36字,拓本每开纵31.2厘米,横32.3厘米。明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至此“唐碑”成为后代的碑刻范式。 唐 李寿墓志 唐代涌现了一批由皇帝亲自撰文或由皇帝降旨敕建的御碑。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率先垂范,在一些功勋卓著的名臣去世后,亲撰碑文纪念、表彰。如魏征的墓碑为唐太宗亲自起草并书写;唐高宗李治为李勣作碑,亦御笔《明征君碑》等;唐睿宗李旦亲撰的御碑《杨氏碑》;唐玄宗...
太山龙泉寺当时在佛教界不仅有相当的地位,而且太山龙泉寺前院,东北侧古槐树旁,还矗立着一块巨型唐碑,于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所立。现存碑体地面部分为3.8米,2003年挖掘时探明地下部分还有2.2米。碑置石雕赑屃背上,多少年来碑基和半个碑一直被土掩埋,地面之上仅露着三米左右的碑体,由于年久风雨侵蚀...
《唐碑》最新章节 第四十二章 烂人 第四十一章 小津沱营地 第四十章 柴胡之死 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交 第三十七章 圈套 第三十八章 并肩作战 第三十六章 哨声 第三十五章 委托 第三十四章 门主 《唐碑》全部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业余纹身师 第二章 赔钱! 第三章 二十二文钱 第四章 混出个人样来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