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 南北朝庾信创作的赋 《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1]。 2张 此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陈述了梁朝的成败兴亡,以及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全赋内容丰富而深厚,文字凄婉而深刻,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
哀江南: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梁武帝定都建业,梁元帝定都江陵,二者都属于战国时的楚地,作者借此语哀悼故国梁朝的覆亡。 粤:发语词。戊辰:指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建亥之月:阴历十月。 大盗:窃国篡位者,这里指侯景。移国:篡国。《后汉书·光武帝纪》:“炎正中微,大盗移国。”金陵:...
就像傅燮那样只是悲叹自己的身世,无处求生;又像袁安那样每当想起王室就自然而然地流下眼泪。 这段原文及翻译展现了《哀江南赋》中作者对故国沦丧的深切哀痛,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无奈和感慨。通过描绘历史背景和自身遭遇,庾信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哀江南赋赏析 《哀江南赋》是作者庾信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文字真实、凄婉而深刻。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 并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哀江南赋朝代:南北朝作者:庾信原文: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潘岳...
作赋的另一动机是作者欲排遣国亡仕北后每日使他面烧耳热的惭耻。作者简要介绍了出使被留,又逢北周取代西魏的经历,作者伤痕累累的心灵整日浸在哀痛内疚之中,他沾着被损害被侮辱的泪水写成了这篇《哀江南赋》,他声明:“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赋中虽有叹息自己遭遇的“危苦之辞”,但以“哀江南”为...
庾信《哀江南赋序》中“哀江南”的出处,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因古时梁朝地理位置处于江南地区,作者借此哀恸身世悲惨。在序文当中,诗人将“悲身世”和“念王室”结合来写,以自己亲身经历作为线索,叙述了梁朝的兴旺和百姓遭遇的痛苦,诵古今不同,抒发作者内心对国运衰微和民生疾苦的哀叹。 (以《楚辞...
关于哀江南赋序 关于哀江南赋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为族”——庾信自传家世 “王子滨洛之岁,兰成射策之年”——庾信在东宫 “豺牙密厉,虺毒潜吹”——侯景谋叛 “烽随星落,书逐鸢飞”——台城之围 “落帆黄鹤之浦,藏船鹦鹉之洲” ——庾信投奔湘东王 “沉白马而誓众,负黄龙而渡江”——湘东王讨...
《哀江南赋》原文及翻译1 创作背景与创作动机 (创作背景) 粤(曰)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戊辰年(548年)十月,窃国大盗侯景,以诛杀奸臣朱异之名起兵叛乱,使梁朝面临崩溃,京城建康沦陷。我于是逃窜于荒山野谷,目睹山河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