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前言》)。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 3 艺术贡献 周邦彦的词作,内容不外乎男...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苏幕遮·燎沉香》1106年夏,周邦彦在汴京寓所写就这首思乡绝唱。"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九字,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这种观察之精微,堪比莫奈《睡莲》系列中对光影的捕捉。而"梦入芙蓉浦"的结句,将现实与梦境编织成丝绸般的时空褶皱——在异乡漂泊的现代人,何尝不在午夜的手机屏幕里,寻找...
——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周邦彦《过秦楼·大石》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周邦彦《过秦楼·大石》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周邦彦《六丑·落花》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憔悴江南倦客,...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钱塘(浙江杭州)人,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周邦彦28岁时,写下《汴京赋》,获得宋神宗赏识,由太学生擢升为太学正,周邦彦是倾向于支持宋神宗的变法的,属于新党。宋哲宗即位后,旧党重新执政,被贬谪的旧党官员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遭到挤兑,离朝堂到庐州、荆州、溧水等地任职。宋徽宗上台后...
周邦彦树立了词体的典范,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
诗词君分享周邦彦最经典的十首宋词,一起在诗中体会周邦彦的词的美丽与哀愁吧!1、最负盛名的词:《兰陵王·柳》《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
得意的周邦彦作诗一首 面对宋徽宗的宠爱,李师师自然很是享受,可是宋徽宗又不能整日里陪着她,这就让她很是孤独,而就在这时候宋朝的大才子周邦彦走进了李师师的生活。周邦彦自然也明白宋徽宗与李师师的关系,所以两人相会时,总会抽宋徽宗不会来的日子。只是小心翼翼的两人,还是遭遇了惊险时刻。有一次宋徽...
本吧热帖: 1-少年游,乱贴2 2-我服了(负面吐槽慎看) 3-这人是文学研究者,还在牟足劲黑美成,他不知道客观为何物吗? 4-美成词一贴(水 5-关于周邦彦的创意之才 6-推荐论文一篇 7-美成词一首 8-摘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美成词部分 9-陈维崧咏周邦彦 10-谈谈手里关于清真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大晟词人。周邦彦出生在北宋钱塘(杭州)一个书香门第,从小热爱音乐,妙解音律。周邦彦从十六岁时便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荆州、汴梁等地游学,27岁写下《汴都赋》,受到宋神宗赏识,由太学生一跃成为太学正,从此步入仕途。作为词史上的一代名家,周邦彦是婉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