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大家来到吴汉槎先生的老家。他家的房屋轩敞,建筑虽已陈旧,而且又住进了不少人家,显得十分杂乱,但原有的规模和气魄还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厅堂地下铺的是一色水磨地平砖,尽管破碎的很多,在别处却已很难看到了。中午的酒席是请了松江一家名菜馆的大师傅来家里现做的。吴家还添了几色家厨精制的菜肴,...
吴汉槎先生是一位面皮黄黑、瘦削矮小、背脊略驼的文弱书生,一口浓重的松江口音,说话时喜欢掉书袋,用成语、典故,“之乎者也”脱口而出。讲到得意之处就摇头晃脑一番。有时别人还没有听清他的松江口音,他自己就已经用沙哑的喉音“呵呵呵”地笑了起来。吴汉槎先生的生活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他依然保持着那份闲散和...
《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 其九》是屈大均对吴汉槎《秋笳集》的读后感。全诗首先称赞了吴汉槎的才华,将其与庾信、鲍照相提并论,并认为他在初唐时期仍有更新。接着,通过描绘梅花与金管女、木叶与铁衣人的意象,展现了吴诗中的艺术氛围和生命活力。最后,“一别鲈香水,重看凤阙春。故园知己得,勿复怨沉沦”,既表达了...
丁零绝塞鬓毛斑②,雪窖招魂再入关③。万古穷荒生马角④,几人乐府唱刀环⑤。天边魑魅愁迁客⑥,江上莼鲈话故山⑦。太息梅村今宿草⑧,不留老眼待君还。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吴汉槎 (名兆骞) 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名士,才华横溢,盛负诗名,然狂放狷直,傲岸自矜。尝直面其他才子洋洋自诩:...
吴兆寒回到北京后,加为顾贞观这层关系,纳兰容若聘他为家教教自己的弟弟。可是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吴兆骞一度性情大变,甚至与顾贞观产生了矛盾,纳兰容若便将他带到自己的书房,一进书房,吴兆骞便看到了"顾梁汾为吴汉槎屈膝处"这一幅字,不禁大为震动,声泪俱下。
小时候上私塾时,老师曾讲过“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的名句,如今终于有机会亲自品尝四鳃鲈鱼,感觉十分新奇。不过说实话,四鳃鲈鱼的味道和普通鲈鱼差不多,并没有特别之处。那天,我们一直吃到下午三四点钟才结束。饭后,吴汉槎先生又带我们去看了四鳃鲈鱼的产地——秀野桥。出了吴家大门,不远处有一条江南水乡...
《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 其一》的作者屈大均(1630年-1696年),字骚余,又字翁山,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和学者。他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被誉为“广东徐霞客”。屈大均的前半生致力于反清运动,后期则专注于广东文献、方物的收集和编纂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有《广东文集》、《广东...
抗战以后,因为种种原因,吴家破落了。吴汉槎先生的经济就此一落千丈。但他已过惯了闲散生活。当然也无法再去工作。 后来又因为松江治安不靖,他家就搬到上海来住了。那时我们也已搬到上海。所以吴汉槎先生就常来我家做食客。 猜你喜欢 8306 东源频道《槎城夜读》 ...
吴汉槎:名兆骞,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工诗文,以科场事为人所陷,于顺治十四年谪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魑魅搏人:搏人,打人,抓人。据吴兆骞子吴振臣在《秋笳集》的跋中说,吴兆骞“为仇家所中,遂遣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