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这些人是非常感激三联的译本的,这是我们最初进入海德格尔哲学的门径,而且这个译本确定了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译名,书中的很多译名,像“此在”、“被抛”、“烦”、“澄明”、“向死而生”等,都已经变成我们中文的哲学和思想语汇了,我们今天用起来并没有什么违和感,没觉得这些是纯粹西方哲学的概念,大家觉得很...
海德格尔的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名称,但他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在他的眼里,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同尼采的哲学一样,不仅是柏拉图路向的形而上学的继承和实现,而且将其推到了极端,将存在者的存在变成了意识或自我的自身显现或构造。用海德格尔惯用的语言来说,这是对存在的一种彻底遗忘。 5 ...
正如谢林在《自由论文》中认为上帝从某种不是自身的状态(根据)中生成为自身,而这种生成包含了一种内在的深刻冲突,海德格尔也强调存在者的存在就是遮蔽与显现(或大地与世界)的相互冲突和相互依赖。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又将存在者的存在命名为本有(Ereignis)或澄明(Lichtung)。“光乃是'光亮者’-被澄明者-可以扩散...
尽管尼采一生的哲学思考都是以批判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为己任,但是非常具有反讽和悖谬意义的是,按照海德格尔的解读,尼采本人最终还是不幸落入了形而上学的窠臼,成为一个“颠倒的形而上学家”。海德格尔的主要理由是,尼采用权力意志、价值遮蔽乃至取代了存在,从而导致了存在的遗忘。更有甚者,在海德格尔的眼中,...
海德格尔相信,德国大学的使命不仅是拯救德国,更是要拯救西方文明本身。 尽管希腊的哲学开端已经过去了2500年,但是海德格尔认为,开端并没有结束,而是仍然存在,因为“开端并非作为遥远的过去处在我们身后,而是站在我们的面前。开端作为伟大事物预先超越了所有将来之事,因此也预先超越了我们自己;开端已经闯入我们的未来,它站...
海德格尔希望通过大学的改造,在精神上领导并提升这场已经到来的德国政治运动,最终重新确立哲学对政治的古老统治地位。所以,毫不奇怪的是,这篇讲演引用了《理想国》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一切伟大的事物都处在暴风雨之中。” 海德格尔的讲演确实是一场“暴风雨”,在弗赖堡大学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一方面,他那...
内容提要: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诠释一直是当代哲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它无论对于我们理解尼采的哲学,还是对于我们理解海德格尔本人的哲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解读的基本论点和思路,然后揭示出尼采哲学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所起的作用,并由此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返回到尼采哲...
北京大学吴增定老师主讲“根据、深渊与建基——论海德格尔对谢林《自由论文》的解读”。, 视频播放量 5754、弹幕量 17、点赞数 171、投硬币枚数 95、收藏人数 402、转发人数 68, 视频作者 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德国古典哲学与现象学系列讲座(十)|倪
无论在胡塞尔还是在海德格尔那里,世界问题的确不仅是他们哲学思考的根本出发点,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他们思考的终极目标。 目录 一、世界问题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缘起 二、对世界的信任与悬置 三、世界的丧失与拯救 四、世界成其为世界 五、结语 文| 吴增定 ...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哲学的前提是“存在论的区分”,也就是“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分。他的意思就是说,“存在”本身是不可名状的,不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存在者”或对象。但是他认为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实际上都是要把“存在”给实在化或对象化,变成上帝,变成绝对真理之类的“存在者”,然后这样的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