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 吕赫若(1914~1951),本名吕石堆,1914年出生,家居台中丰原潭子校粟林村。15岁时考上台中师范学校。图片· ··· ( 全部0 张· 上传照片 ) 最近的5部作品 ··· 加载失败收藏人数最多的5部作品 ··· 加载失败他们也关注了吕赫若 ···...
“七七事变”后,吕赫若活跃于杨逵掌舵的《台湾新文学》杂志。1939年,台湾写作环境恶劣,吕赫若东渡日本,并在东京东宝剧团演出歌剧《诗人与农夫》。后患肺疾,搭乘太平洋战争前夕的最后一班船“富士丸”回到台湾。 回到台中潭子老家后,吕赫若加入《台湾文学》编辑部,并担任“台湾文艺家协会”小说部理事。在此期间,他创作的...
吕赫若名词解释: 【生卒】:1914—1947 【介绍】: 小说家。原名吕石堆。台湾台中人。台北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发表日文作品《牛车》,次年译为中文。收入短篇小说集《山灵》,流传大陆、1939年赴东京留学。返台后曾任公学校教师和《兴南新闻》编辑,1940年发表长篇小说《台湾的女性》。曾和张文环一起组织启文社,编辑...
【吕赫若】没有相关谐音词 开闭口音 发音情况是闭口音、开口音、闭口音、开口音既有开口音又有闭口音,开闭相结合,念起来张弛有度。 声母韵母 声母:l h r 声母简评:【声母不同】声母分别为l、h、r声母不同的名字读起来有语音的区分度,读起来不同汉字之间的读音区分度高。 发音情况是闭口音、开口音、闭...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下列属于吕赫若的作品的是( )。 A. 《水月》 B. 《陈大人》 C. 《牛车》 D. 《都市的五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12月21日下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272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多功能厅举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娜作报告,题为《重读吕赫若,兼及台湾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报告会由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教授田洪敏主持。 吕赫若是跨越日据时代到...
吕赫若 最近出版作品 /查看更多 财子寿 ¥11.00起
吕赫若(1914~1951),本名吕石堆,1914年出生,家居台中丰原潭子校粟林村,是小地主家中的二儿子。15岁时考上台中师范学校。小说家。据说吕石堆之所以用吕赫若为笔名,是希望自己成为如朝鲜作家张赫宙一样的作家。吕赫若出身地主家庭,因此接受新式教育与新式思想,在1931年台中师范学院毕业後,出任新竹县...
吕赫若:冷峻的人道关怀者的剧情简介· ··· 吕赫若原名吕石堆,出生于台中潭子一个小地主家庭。他的小说题材主要集中在台湾农村生活与家族故事,文笔锋利具批判性,本质却淳厚热情,被誉为「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曾在东京与台北都市生活,接受现代化教育,却对现代化运动始终抱持着反思与抗拒。吕赫若初登台湾文坛时正是...
百度文库 基础教育 下列属于吕赫若的作品的是( )。下列属于吕赫若的作品的是( )。 A. 《水月》 B. 《陈大人》 C. 《牛车》 D. 《都市的五月》 答案: C©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