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 后溪穴的位置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适合经常坐在电脑前的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人体...
后溪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它属于手太阳小肠经,具有多种功效和治疗作用。 后溪穴位于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具有开窍醒神的功效,对于精神恍惚、神智不清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帮助。该穴位还能够疏通经络,促进头部气血循环,缓解头痛、头晕、目赤等症状。后溪穴常用于治疗急...
后溪穴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平时,花几分钟的时间按揉后溪穴,就可以振奋全身的阳气,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点揉此穴,对缓解颈肩腰腿痛亦有很好的疗效。 后溪穴定位: 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
后溪穴,清心安神, 通经活络。 穴位配伍 后溪穴配合谷穴治手指挛痛; 后溪穴配人中穴治急性腰扭伤; 后溪穴配列缺穴、悬钟穴治项强痛。 后溪穴配天柱主治颈项强直、落枕; 后溪穴配翳风、听宫主治耳鸣、耳聋。 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后溪穴,直刺0.5-1寸,局部胀痛。 艾灸方法:...
后溪穴位于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手心与手背、足心与足背交界的位置)凹陷中。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八脉交会穴、通督脉。针刺后溪穴有清心安神(通过祛除内心烦热来安定神志)、通经活络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耳聋、癫狂和疟疾等病症。后溪简便取穴方法为握拳,小指...
后溪穴,经穴名。别名:后谷。后溪穴具有开窍醒神,清利头目,疏通经络。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 出处 1.《灵枢•本输》。 释义
刺激后溪穴能够疏通两大经脉,对于缓解肩背酸痛、落枕、头痛等症状非常有效。这个穴位不仅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更是八脉交汇穴之一,与督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当你感到肩背酸痛时,通过刺激后溪穴,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不适感哦。 💪调理颈椎腰椎不适 除了缓解肩背酸痛外,后溪穴还能调理颈椎和腰椎的不适。这个穴位...
后溪穴作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同时又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其主治不胜枚举,下面就我常使用的一些情况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1.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就像我们之前讲的后溪穴可以治疗本经上面的疼痛,作为五腧穴之中的输穴,其主体重节痛,自然可以治疗小肠经上面的痛症,如肩膀痛,如果是在小肠经上面的地方痛,可以选对侧或者同...
后溪穴的位置 后溪穴: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1、头项强痛,腰背痛。2、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癫狂痛 后溪穴的渊源 古代文献摘录:1、头风,后溪、京骨。《医学纲目》卷十五 2、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千金...
后溪穴的准确位置图 后溪穴功效与作用 后溪归属手太阳小肠经,是手太阳小肠经脉气所注之“输穴”,在五行中属木,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具有舒筋通络、清热截疟、通督镇静的作用:可用于头项强痛、腰背痛、痉挛性疾病、拙搐性疾病、疟疾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