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地产大周期向下,经济或已进入“后地产”时代,亟待培育、壮大增长新动能。伴随人口进入负增长、25-44岁主力购房人群增长放缓等,住宅销售驱动的地产大周期拐点已现;而结婚和生育意愿下降等,进一步降低购房需求。经济增长也早开始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培育新动能,但制造业、服务业等非地产驱动领域的内生动能尚弱。
行业告别“高盈利”时代后,周期性筑底调整使房企在经营层面承压,亦让房企大浪淘沙格局变奏,房企销售成绩加剧分化,其中央、国企销售表现愈发强势,而抗风险能力偏弱的非头部、民企等则逐渐开始离场。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1.17亿平方米,...
行业告别“高盈利”时代后,周期性筑底调整使房企在经营层面承压,亦让房企大浪淘沙格局变奏,房企销售成绩加剧分化,其中央、国企销售表现愈发强势,而抗风险能力偏弱的非头部、民企等则逐渐开始离场。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1.17亿平方米,销售额约...
房市的寒冬伴随着我国人口负增长元年的到来,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正式画上了句号。 2022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帮助房地产企业“软着陆”,在“房住不炒”思想的指导下,逐步推进房地产市场去杠杆、去金融化的进程,预示了以土地财政、土地金融为支撑的地方财政将要迎来重大转变。 分税制以来,地方土地财政撬动了惊人的...
行业告别“高盈利”时代后,周期性筑底调整使房企在经营层面承压,亦让房企大浪淘沙格局变奏,房企销售成绩加剧分化,其中央、国企销售表现愈发强势,而抗风险能力偏弱的非头部、民企等则逐渐开始离场。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1.17亿平方米,销售额约...
预计到2025年,科技在房地产领域将有显著提升。绿色建筑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将极大地改善居住环境。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发展。同时,科技的应用也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精确监控和分析。这不仅为地方政策制定...
海外经验显示,顺利过渡至“后地产”时代,需遏制地产次生风险、稳定消费基本盘。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地产依赖已明显降低,但地方政府、银行对地产的依赖非常高,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对广义财政的贡献超过35%、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约25%。如何避免“缩表”非常关键,同时也需稳定消费基本盘。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
基于房地产业高质量转型要求和开发总量降低的趋势,后房地产时代房企的调整发展有3个趋势。一是大房企收缩,超大型的房产商将把投资集中在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层次收缩,公司总量萎缩。二是小房企转行,市场规模缩小,业务衰退,自然会倒逼房企转型。三是行业变革,必然导致一大批企业倒闭,或者被收购兼并等。5...
(一)何为“房”? 既然要聊后房地产时代,那咱不妨从“房”字聊起。小学的时候咱都学过,这字他是个半包围结构,上面是个“户”,下面是个“方”。这个“方”呢,从“房”字汉字的演变过程来看,就像是一个双手侧平举的人,举着手像在做广播体操。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理解,所谓“房”,就是个能让在里面旋...
后房地产时代,整个社会的投资迁移:从空间资产转向时间资产。 什么是时间资产?金融资产就是时间资产,金融资产是跨期配置的资产,比如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保险、养老金。 空间是固定的,人多的时候,空间是稀缺的、是昂贵的资产;时间是流动的,人少的时候,时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