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节选自《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增订本)》(三联书店2019-9)北平老家大门口 对窗前秋竹有感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作于1939年。北京。大约十一岁时,开始跟伯父学着作诗,因为没有其他的生活体验,庭院中的景物就成了写诗的主要题材。夏天的时候,满...
“我的人生启蒙第一本书,读的就是《论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姨母教我的‘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姨母说这个‘道’是有所觉悟的意思,早晨领悟了这个,即便晚上就是死了,你也没有白活。”叶嘉莹追忆说,这让她早早地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平生志意 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叶嘉莹融深厚的国学根...
叶嘉莹先生,中华诗词学会女工委名誉主任、中国古典诗词专家、诗人、曾获中华诗词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外国专家、2018年度“最美教师”、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来源:中华诗词杂志 编辑:詹宇涵...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传统书香世家,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和“穿裙子的士”。她自幼热爱古诗词,后在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包括失去父母、丈夫入狱、女儿女婿车祸去世等,但她始终依靠诗词的力量走出阴霾。叶嘉莹在台湾和国外多所大学...
她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而诗词,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01 她出生优渥,却遭逢乱世 提起叶嘉莹,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名字有些陌生,只是因为我们离大师太远。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她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
今天,让我们读叶嘉莹的9首诗词,致敬这位伟大的诗人。01 叶嘉莹的传奇人生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她自幼便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大约11岁时,就开始跟伯父学着作诗。她的伯父是当时的国学大师,叶嘉莹在伯父的熏陶下,逐渐展现出了对诗词的浓厚兴趣与天赋。叶嘉莹的...
“莲花落了,莲心是不死的。”叶嘉莹先生已魂归道山,但她留在人间的功业将永续。三个身份 教师最重 叶嘉莹有三个身份:一是古典诗词作者;二是古典诗词研究者;三是古典诗词推广者。叶嘉莹自己说:“我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才是学者,最后才是诗人。”评价叶嘉莹,不应纠结于前两点,而应把重点放在第三点。三...
(叶嘉莹 影像集↑) 早期作品 对窗前秋竹有感1939年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浣溪沙·秋星1941年秋 忍向长空仔细看,秋星不似夏星繁,任教明灭有谁怜。 诗思判同秋水瘦,此心宁共夜风寒,雁鸿飞尽莫凭栏。
现当代 叶嘉莹 鉴赏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现当代 叶嘉莹 鉴赏 咏菊 不竞繁华日,秋深放最迟。群芳凋落尽,独有傲霜枝。 现当代 叶嘉莹 鉴赏 秋晓 五更败叶因风落,声声檐际添萧索。惊飞乌鹊欲何栖,四望寒霜满林薄。 现当代 叶嘉莹 鉴赏 高中毕业聚餐会后口占三绝 ...
叶嘉莹诗词精选:字字珠玑,句句动情 🌸 叶嘉莹老师的诗句,字字如珠,句句动人心弦。她的诗词不仅传承了古典文化的精髓,更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与思考。以下是一些令人动容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智慧与情怀。🌿 《红藻留梦》 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是初心。🌸 《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