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十六个字,精炼地概括了《诗经》的四大社会功能。所谓“兴”,是指以诗歌感发意志,振奋精神,让人们在诵读中体验到美的熏陶,从而提升道德品质。而“观”,则是指通过观察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了解风土人情,体会世间百态。至于“群”,它体现了诗歌在促进社会...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1)兴:激发感情的意思。一说是诗的比兴。 (2)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3)...
诗可以群,可以怨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可以表达群体的情感,也可以抒发个人的情感。换句话说,诗歌既可以用来表达社会的共同情感,也可以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诗可以群,意味着诗歌可以表达一种共同的情感,可以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诗歌中常常表达的情感包括爱国情怀、思乡之情、爱情、友情等等。
“诗可以怨”思想的主要体现在诗歌中对于政治上的不满和反抗。例如《木兰诗》中就有“十年抗战常不回,家书抵万金”的表达,体现了对于战争的反感和家庭生活的牵挂。《登高》诗中也有“愿因百事成蹉跎,触目何如几年华”的表达,体现了对于政治腐败的批判和对于时光的不舍。“诗可以怨”思想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也...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群的意思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见《论语•阳货》。《诗》:指《诗经》。可以:可以用来。兴:指培养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观:指提髙观察事物的能力。群:指养成联系群众,亲和他人的能力。怨:指学习讥讽、怨刺的方法。这几句大意是:《诗经》,可以用来培养联想...
诗歌除了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是指诗歌能托物言志;“观”是指通过诗歌可以观察风俗之盛衰,考证政治之得失;“群”是说诗歌可以交流和沟通彼此间的思想感情,与众人保持和谐关系;“怨”是指诗歌可以讽刺上政,即批评和讽刺执政者的缺点和错误。
1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题目】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论语·阳货》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只是四个作用里的一个,而且是末了一个。《诗·大序》并举“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没有侧重或倾向哪一种“音”。《汉书·艺文志》申说“诗言志”,也不偏不倚:“故哀乐...
钱钟书先生的《诗可以怨》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质疑中国自古以来诗文理论的一个传统:“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他以《论语·阳货》里“诗可以怨”的文论主张为例,援引中西方诗人的诗论和观点,并对历史上文学家们对“诗可以怨”的认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们对“诗...
诗可以怨。怨就是不满。不满要表达出来,不能闷在心里,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诗歌就是其中一种健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有注家说怨是“刺上政”的意思,即是对社会政治以及上级统治者的不满,比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篇目。但还应该看到,《诗经》中还有其他的不满情绪,因而“怨”并不局限于“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