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大学》原文、翻译 古本《大学》全文及译文 编辑整理:王俊来 1【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
此外,古本《大学》所强调的人本精神和民本智慧,也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古本大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目前,古本《大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不仅恢复了古本《大学》的本来面目,还对其思想体系、版本流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古本《...
用常规字义读「则近道矣」,就是一句很平常的结语。而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则近道矣」这句中所包含的内容,竟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所论述的最高成就,完全一致。我们在之前的一系列文章中,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了古本《大学》第一章第三段的前三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读最后一句...
自此之后,随着阳明心学影响的不断扩大,回归古本《大学》也就成为学术界的一种主流思潮。但由于朱子学一直占据着官方正统地位,关于《大学》的今古本之争,实际上也就成为朱子学与阳明学之分歧在儒家经典依据上的表现。 作者简介: 丁为祥,哲学博...
古本大学原文 Kate 读书笔记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大学》古本 《大学》古本是阳明先生所提倡的、未经朱熹篡改的古本《大学》。《大学》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阳明子曰:“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
大学古本 大学古本原序 [()号内为《大学古本序》补文与定文,<>号内为《大学古本原序》删文。] 庚辰春,王伯安以《大学》古本见惠,其序乃戊寅七月所作。序云: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
第一、古本《大学》所揭示的内涵,与轩辕黄帝所开创的「功夫:心智系统转换」方法,以及「源头甲骨文」是同源的。第二、按照「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进行训练,最后能达到的「终极高度」。三、「至」字的「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 上图,左边的是甲骨文「至」字,右边的是甲骨文「交」字。很明显,甲骨文...
所以,从练习的最终结果来看,《古本•大学》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是完全一致的。再从练习的场景来看,《古本•大学》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也是完全一致的,二者都是在现实的生活与工作中进行练习。但是,二者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更注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