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微”,是指修道人的念头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境界;“妙”,是指他的心思很精妙,万事万物皆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作用。正如古人的两句话:“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一个大圣人,再怎么样恶劣的状况,无论如何也不会走上绝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根本...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出自《道德经》第十五章。善为道者就是善于运用道来解决问题的人。这一章就是来描述这样的人的行为方式。第一句用四个字总结了善为道者的特点,就…
微妙玄通:微、妙、玄、通皆指极其细小之物,引申为看不见的东西,这里指不彰显自己。深不可识:《说文解字》载:“识,知也。”深不可识,指深藏不露以至于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强为之容:强通襁,指襁褓。《类篇》载:“强,负儿衣。”《说文解字》载:“容,貌也。”强为之容,字面意思是他的...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 , 微妙玄通 , 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 故强为之容 :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释文:以前得道的人,玄妙通达,深刻微远,不是一般人能够了解的。因为难以了解,所以只能勉强的描...
老子曰: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在古老的往昔岁月里,那些善于践行“道”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善:羊言为善,从言,从羊。羊为祥,是吉祥的象征。言是讲话。吉祥善言,本义:吉祥,善言,善语言。此与義、美同意。義與善同意,美與善同意。 为:修为,有为。 为道:犹言修道,指修为有道。...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形容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微、妙、玄、通,指看事物的角度细、广、深、通。反观我们,认识事物常常浮于表面,浅尝辄止,一个问题反复犯错,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那么怎么样才算是为道者呢?老子通过一些为道者的行事为人、外在...
所以,善于为道的人善于隐藏自己,做事恰到好处,能够跟上变化,并把握了基本原则。所以能做到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正是因为很难识别,所以从下一句开始勉强形容一下他们。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道德经》第十五章 怎么识别行道之人 行道之人有...
【译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因不可识,故勉强为之形容:战战兢兢若冬涉川,如履薄冰;警觉若畏四邻;庄重若作客;悠散若冰雪消融;笃实若质朴原木;豁达若山谷;包容万物若水纳浊;水波荡荡一望无际若大海;精力充沛若疾风不止;孰能静置沉淀污浊?孰能使躁动复归静根?修此道者,不追求盈满。因为不求...
古代那些真正懂得“道”的人,他们的见解微妙而深邃,仿佛一座难以窥探的深潭。正因为这种深不可测的境界,我们只能尽力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他们:他们小心翼翼,如同在寒冷的冬天里涉过一条大河;他们处处警惕,仿佛周围都是潜在的敌人;他们严于律己,像是在别人家里做客一样谨慎;他们胸襟开阔,如同春天的冰雪消融,温暖而自在...